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dominant views regarding the concepts of “the public” (gong) and “the private” (si) took shap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matured in the succeeding year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trace both the growth of the vocabulary containing “gong” and “si”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ical views regarding issues that center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larger social/communal/political body, of which that individual is a member; it also touches on issues related to the proper handling of public affair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state, sovereign, and the individual. The era is often characterized as “The Contention of 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notwithstanding it ended with but one view that is universally accepted by thinkers of diverse persuasion, namely, si is the source of all social evil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condemned. This is the doctrine known as ligong miesi (abolishing si so gong may be established),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orthodox for that era and the millennium to come. By extolling gong and condemning si, it painted a portrait of the pair as two irreconcilable norms or forces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it provided a justification for the then emerging new social arrangement and ways of distribution of power and resources, and it also led to acute conflicts between the sovereign and the state, the ruled and the ruler, the state and the subject, as well as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private domain. Translated from Nankai Journal, Vols. 4, 5, 2004  相似文献   
72.
漓江沙洲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交互影响的结果。明清以降,外来人口不断进入漓江上游地区从事农业垦殖活动。垦殖活动在改造了上游山区自然环境的同时,其产生的泥沙在雨水作用下进入漓江,促进了桂林段漓江沙洲的发育,并改变了桂林段漓江河床的面貌。岸上居民也开始由岸上洲,这是漓江流域人地关系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73.
刘英 《满族研究》2004,(4):77-82
清代帝王陵寝,均择圣地为万年吉壤。在陵寝的建造上也相当奢华。采用大量砖瓦木材与石材。随着石材工艺的成熟,这些石件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更具装饰性。装点着帝王陵寝的地官、建筑的坐基、陵寝的神道。精湛的石雕技艺,精美的地官,高耸的须弥座,威武的石雕群,含概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丰富的化底蕴。  相似文献   
74.
要进行现代化尝试,必须形成一定发达程度的商品经济以及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建立一整套有效的产权制度。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中央权威。形成具有现代性的思想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知识分子和社会群体的壮大。由于制度的差异,具体国情和历史起点不同,中日两国所走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宋莹 《东南文化》2004,(1):21-26
江南地区的商周时期文化与先周青铜文化进行比较,能够发现本地区的青铜文化不仅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相当高的水平,且与先周乃至于西周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别。江南宁镇地区是一个区域文化相对独立与发达的地区,同时与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文化有相当的交流。如这一地区这一时期有政权存在的话,则可将之视为一独立的方国。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地处东部沿海的浙江和山东地区陆续发现了距今11000~7000年间新石器时代中期和早期遗址,因此探讨江苏地区马家浜文化之前的地理埋藏问题也是必要的。本文重点探讨了长江下游太湖地区更新世晚期和早全新世时期的地理埋藏环境,并认为本区也应该存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遗址。  相似文献   
77.
《如梦录》是一部记载明代后期开封城市状况的笔记体方志性著作,以其记载翔实、内容丰富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该书的作者、版本进行考证和论述,对其主要内容及其史料价值作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8.
晚清政府对蒙古族的国语教育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民国家”构筑意味着将域内全体居民培养成同质性国民。能将国民统合为一体、养成同质性国民的,唯有国民教育一途而已。本文希冀通过考察以东北地区为中心的晚清蒙古族国语教育,剖析晚清政府如何通过国民教育来培育具有同质性的国民这一问题。同时,通过探讨蒙古族对国语教育的反应,考察晚晴少数民族国民教育的实际状态。  相似文献   
79.
19世纪70年代以后,法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先后占领柬埔寨和越南南方,并向北方入侵,严重威胁着中国西南地区的安全。云贵总督岑毓英为了维护国家边圉,积极提出办防设想。本文从岑毓英力拒洋人入关的防御思想、“以人为本”的防御观念、暗助刘团与“衅不自我开”的防御策略、重视防守设施建设的防御部署四个方面探讨了中法战争前岑毓英的边防思想,肯定了他的功绩,分析了他的不足。  相似文献   
80.
以50年来西安临潼旅游地成长的为案例,对其非线性成长过程及阶段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安临潼旅游地的成长是在中国大背景下形成的,与新中国旅游发展与成长具有同步性,是50年中国旅游成长的一个缩影;1953—1977年临潼旅游地成长处于无序自发状态,深受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规模小、层次低、效益微,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并出现多次中断;1978-2005年临潼旅游成长进入现代期,随着秦兵马俑博物馆的旅游开发,在资源-产品结构上替代了骊山-华清池成为主要吸引物,华清池旅游生命周期为成长-衰落-稳定模式,秦兵马俑旅游生命周期为循环-再循环模式;从50年来临潼旅游地的成长过程可看出,宏观的政治经济环境、制度创新以及区域内资源-产品开发。是制约区域旅游成长两个关键的因素。此外,本文对1953—1977年华清池国内外旅游数据的整理和对50年来临潼旅游地成长过程中若干个危机点的分析,也为中国旅游业长期发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