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2篇
  免费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前学界多站在西方史学脉络中、从西方史学“人类学化“的角度来讨论西方“历史人类学“。本文通过对引发人类学“历史化“的学术环境进行系统揭示,论证了西方人类学脉络中“历史人类学“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可能性,为全面理解西方“历史人类学“展示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3.
使用北京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了台湾省出土的18件古代玻璃珠子标本.结果表明这些珠子主要属于钙镁玻璃系统、钾玻璃系统、铅玻璃系统以及钠钙玻璃系统.除钠钙玻璃以外其它玻璃的制作技术均和同时期在大陆流行的玻璃制作技术同源。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钠钙玻璃可能来自印度或者东南亚,说明中古时期台湾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  相似文献   
104.
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考古学家。1943年生于天津,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98—200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考古学报》、《中国考古学》(英文版)和《中国考古学年鉴》主编。1998年被聘为德意志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  相似文献   
105.
魏峻 《南方文物》2008,(1):96-107
粤东地区全新世的考古学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不同时间的古文化在文化面貌和生计方式上存在着明显差别。本文在分析粤东地区汉以前区域气候波动和海平面升降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聚落形态的特点以及人地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6.
近代文化变迁以来,“中国哲学”这个称谓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哲学作为一件“事情”,在中国是有的,哲学本也不是件东西。“事情”,德语为Sache,意指“争执”,“论争”。自古希腊,“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是无尽的探问与追思,是爱者与被爱者之间的互通有无,即“对话”,因此对话是哲学的最为原初最为根本的形式,其表达形式则应该是多种多样并且与生活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07.
韩建武  胡薇 《收藏家》2008,(5):11-17
由陕西对外交流中心与巴黎美术馆主办的陕西秦兵马俑展于4—9月在巴黎美术馆隆重举行,此次展览由120件(组)春秋、战国、秦时期文物组成,它们是秦人兴起、励精图治、成就帝业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08.
1949~1966年是新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初步创立和发展时期。建国初期,针对大量文物流失和遭到破坏的局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立起了文物保护的正常秩序;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为有效解决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物保护政策开始向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但50年代后期文物保护被烙上了大跃进的痕迹。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60年代初期经过调整重新走上正轨,这一时期出台的《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为有效地保护文物确立了政策依据和法规保障。  相似文献   
109.
The cave reliefs of Mahao in Lesh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have been world-famous for containing an early Buddhist statue. Yet,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o-existent stone reliefs sharing the tomb cave and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ereof. Through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221 BC-220 AD), the ancient Ba and Shu civilizations in what is Sichuan today gradually merged into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of which the Han civilization is the main body, on the one hand, the Han civilization exerted a strong influence on its south-western counterparts, as is revealed by the stone reliefs in the tomb cav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uth-western region was apparently assimilated into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while concurrently absorbing elements of even farther civilizations (e.g., those in Central and South Asia). The early image of Buddha appeared against a wide cultural background.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