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篇
  免费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s between communities living in different parts of Eurasia during the late prehistoric period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as a topic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The Qijia culture, found in northwest China, is one of the key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that can shed light on trans‐Eurasian exchange because a variety of imports are found in this cultural context. These imports include new cereals and animals, which suggest that human diets may also have changed compared with previous periods. To understand human and animal diets of the Qijia cultur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 ratios from human and animal skeletal remains were analysed from the type site of the Qijia culture at Qijiaping.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human diet at the site mainly consisted of millet and animals fed on millet. C3 cereals, such as wheat and barley, did not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human diet, and no isotopic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adult and subadult diets. Furthermore, three outlying human results raise the possibility of exogenous individuals, perhaps in relation to the parallel movement of animals, crops and goods. This study provides human and animal dietary information for evaluating the nature of exchange and diffusion in eastern Eurasia at this time.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2.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关注地方降水情况,要求各地定时向中央奏报雨泽,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雨泽奏报制度。本文主要利用循化厅档案资料考察晚清时期雨泽奏报制度在州县上的运行实态。州县雨泽奏报在程序上有旬报和月报之分,无论旬报还是月报,格式上均要逐日书写天气状况、降水起讫时刻和降水量多寡。除旬报和月报外,还存在另一种特殊的上报程序,即各属如遇夏雨冬雪要随时上报。统县政区和高级政区长官对州县雨泽上报格式、时限、人员、信息准确性等进行查核,是确保雨泽信息准确的重要保障。州县户房的书吏是具体负责雨泽信息收集并上报的人员,在此之外,农官上报也是雨泽、收成奏报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43.
对明清江淮西部地区的旱涝史料进行梳理,对逐年州县旱涝灾害资料等级进行量化处理,并通过计算旱涝平均等级值和10年滑动平均值,重建1450—1911年该区域的干湿变化时间序列。结果发现,该区1450—1911年间共出现6个干湿阶段: 1450—149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1491—1545年,旱涝灾害频发,干湿波动较为明显;1546—1625年,旱涝灾害少发,干湿比较平稳;1626—1710年,以中度干旱为主,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显著增加;1711—1860年,气候湿润;1861—1911年,干湿波动偏湿润。不同的干湿阶段对江淮西部的湖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干旱时期,湖盆积水减少,湖周萎缩;湿润时期,降雨增加,湖泊的蓄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44.
刘克 《江汉考古》2006,(3):69-73
养生汉画像石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达着“下根”之人对于道教义理的认识和选择。以往相关研究多流于图像内容的阐释,着力点在于将该类画像还原成文献,缺乏对图像形式背后所隐藏观念意味的关注,未曾从道教房中养生思想对汉画观念浸润的层面作深入考察。房中养生画像石刻是对特定历史时期道教养生观念的诠释和图解,它的出现,与汉代特殊的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5.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的最北端,与欧亚草原之间存在丰富的文化交流,而冶金技术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紧密相关,为探究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冶金发展情况,选取9件草原游牧文化的代表性器物——铜鍑和马具,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及双通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16个样品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和成分分析,并探讨其制作技术特征。研究发现阿勒泰地区的早期铁器时代铜器普遍采用范铸工艺,其成分主要为红铜、砷铜、铅砷青铜。该分析结果为研究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冶金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6.
1937年7月-1938年10月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它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起了决定性作用。1938年11月-1940年,虽然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了变化,但其军事进攻的重点仍然放在正面战场,因而,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1941年-1943年,侵华日军对中国采取巩固占领区的方针,敌后战场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从1944年起,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作战逐渐向全面大反攻过渡,中国战场的大反攻,主要是敌后战场的大反攻。  相似文献   
47.
抗战前的西北交通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正美 《民国档案》1999,14(2):90-96
一、抗战前西北的战略地位与西北交通建设的提出抗战前的西北指陕西、甘肃、宁夏、绥远、青海、新疆六省,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2%,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西北地区蕴藏了发展现代工业所需的绝大部分矿产资源。西北地区的矿产以新疆、青海为最多,陕西的石油,甘肃、新疆的金、银,宁夏的盐,绥远的石炭及铁等,都极其丰富。据统计,西北六省的主要矿产年产值可达1100多万元~①,但由于交通不便,大部分未能开发。西北同时也是国内的畜牧业中心,所产以牛、羊、马、骆驼、骡、驴、猪为大宗。西北地广人…  相似文献   
48.
49.
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农业危机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iu J 《世界历史》1999,(3):28-33
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它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从而使19世纪7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关键时期。英国这个在资本主义世界一直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在这次危机中未能幸免,...  相似文献   
50.
A mass of Longquan porcelain shards carved with ‘Guan’ or the dragon patterns were unearthed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layer of the Fengdongyan kiln site at Dayao County. These celadon shards were fired in the Hongwu and Yongle eras of the Ming Dynasty.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raw materials and firing technology of the imperial porcelain, 85 typical shards were analysed by energy‐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EDXRF).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tents of TiO2 and Fe2O3 in the body vary in the Hongwu and Yongle eras. Compared with Longquan glazes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average values of K2O, Fe2O3 and TiO2 are higher, but that of CaO is lower in early Ming imperial porcelain glazes.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shows that different degrees of elutriation of the same raw materials are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difference in the Hongwu and Yongle periods. However, the raw materials of imperial porcelain glazes show no obvious changes and have inherited the earlier tradition. The production and firing technology of imperial porcelain reached a higher level and had not declined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