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谢作拳  陈伟欢 《文献》2006,(4):121-128
温州博物馆藏有黄绍箕致父亲黄体芳的家书手迹四通,红色信笺,写于光绪年间.内容涉及维新变法等.此家书从未发表,《黄绍箕集》、《黄体芳集》亦未收录,对研究黄绍箕有重要的价值,对研究戊戌变法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2.
我国目前不宜废除经济犯罪死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刑问题是现代刑法理论研究和国际刑法所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暂不宜废除经济犯罪死刑,主要原因有:重刑思想的深远影响、人权观念还比较淡薄、政治制度尚不完善、法律制度仍有缺陷、经济犯罪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从分析宁夏贺兰山山嘴沟所见伏虎罗汉入手,梳理了汉藏罗汉图像的差异,重点考察了藏传佛教罗汉中伏虎罗汉、布袋和尚与达摩多罗图像的来源。作者认为,达摩多罗名号与图像的形成与吐蕃禅宗、禅宗保唐派、唐五代行脚僧及其变化的宝胜如来信仰密切相关,并与佛陀波利以及流行于两宋的布袋和尚信仰相互交织。论文解释了新罗僧与宝胜如来的信仰如何引发藏传罗汉达摩多罗与宁夏贺兰山之间特殊的联系,这些错综复杂的信仰与图像演变是中国11—13世纪多民族美术关系史的集中映现。  相似文献   
84.
本文探讨了清代国家档案馆——皇史宬的建筑环境、管理机构和内部结构的变化情况;对于清代皇史宬收藏对象的重要性也做了比较,认为皇史宬虽然贮藏多种皇家文献和文物,但最主要的尊藏对象便是《清实录》;并从版本比较和历史事实的角度,证明皇史宬尊藏的《清实录》是所有版本中最重要、最具有保藏性的正本。本文试图说明皇史宬与《清实录》相互彰显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5.
论饭店良好景观文化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饭店景观化是饭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塑造良好的景观化有助于营造饭店良好的化氛围,体现饭店的化气息。  相似文献   
86.
常州别名“六龙城”,简呼“龙城”。龙是帝王的象征,“六龙城”之名源于南朝齐开国皇帝萧道成,他用《周易》中的“六龙”为自己造势,登上皇位。继齐高帝萧道成“六龙御天”之后,梁武帝萧衍又借“六龙”成说代齐立梁。由于南兰陵萧氏在齐梁两朝出“十八帝王”,武进成为“两朝飞龙地”,民众于是依齐高帝“时乘之梦”有“六龙出”和梁武帝“六龙俱在帝所寝斋”双双成为开国皇帝的史说,将武进古城(万绥)称为“六龙城”。唐代后随着武进与常州郡县治所同城,“六龙城”名亦随之易冠常州。  相似文献   
87.
民国时期是中国学术从传统向近代急速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关于明代锦衣卫的研究上,民国时期的史学研究呈现了从传统叙事向近代分析、从赞颂帝制向反对帝制的转型过程。明代史籍对锦衣卫的记载,虽然应用了编年、典制、史志和笔记体的不同体裁,但叙事的性质则完全相同,官史多从正面予以陈述。民国对锦衣卫的研究,形式上出现了研究论文和章节体专著、讲义;内容上以理论分析为导向、直击锦衣卫"特务机构"的性质以及其为专制独裁服务的实质。当然,民国学者批判锦衣卫时,似乎亦取径于明代野史对锦衣卫的负面评价,说明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史学的近代转型,不仅受到来自西方分析史学的影响,同时也受惠于中国传统史学的某种滋养。  相似文献   
88.
党明德  谢婕 《民俗研究》2007,(3):95-106
潍坊是风筝的四大产地之一,过去说潍坊的风筝,有"十个风筝九个蝶,九个蝴蝶九个新"的说法。在四大产地中,人们用"鲁蝶"来概括潍坊风筝的特点,现  相似文献   
89.
隋唐早期上林湖越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林湖隋唐早期窑址的数量、制品质量、装烧工艺技术等方面表明隋至初唐时期,上林湖地区的瓷业生产还处在低谷阶段。进入中唐,制瓷工艺技术明显改进,瓷业生产跨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0.
谢成 《丝绸之路》2000,(4):55-58
麦积山121窟建造于北魏,系覆斗藻井型窟。本文突破寻常佛教艺术的眼光,对窟内一组“菩萨向弟子说法”雕塑进行了解读。认为这组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杰作,不仅因为它有着余味无穷的艺术空间和魅力,而且因为有一股宗教力量束缚不住的盎然生机和对个体生命感受的大胆抒发。体现了自由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