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22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122.
网络搜索引擎是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最重要入口,百度指数通过反映关键词被搜索的次数表征旅游者的网络关注度。文章以三清山为例,首先利用协整理论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PC端和移动端百度指数与实际游客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建立日游客量ARMA模型和分别加入PC 端和移动端百度指数的VAR模型,对游客量预测结果及预测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以期通过不同客户端、不同搜索关键词来填补游客量预测过程中旅游网络数据提取的单一性,得到更好的预测效果。发现移动端比PC端百度指数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移动端比PC端百度指数对实际游客量的变动具有更好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23.
沈阳故宫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素以具有多民族风情的宫苑建筑和独具特色的皇宫珍藏蜚声华夏。盛京皇宫自1625年兴建,存在至今已有389年的历史。回顾这段历史,兴亡变幻,人世沧桑,令人顿生无限感慨。皇朝远去,风光不再。但它留下的宏丽宫殿、万千文物,依然辉映着熠熠光华。沈阳故宫原本是一座宝库,经清朝二百多年的充实,积蓄了大量的稀世之珍。 相似文献
124.
<正>淳熙十年(1183)的秋天,范成大得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疾病。他自幼一直体弱多病,但这场病却让他郁郁寡欢了好长一段时间,以至五次上表求归,但均未获批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因政事与宋孝宗意见不合后,心灰意冷,索性卸了资政殿大学士一职,到临安府洞霄宫挂一份闲差,也不用上班(这是南宋王朝政策许可范围内的事,绝非现在的吃空饷)。然后,他就回到了家乡,在石湖之畔开始了心慕已久的退隐生活。这次回到石湖,直到绍熙四年(1193)去世,长达十年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125.
“垂涎已久”。
很好概括了我们对山西旅游的向往。
“当我们驱车纵贯山西南北时,最强烈的印象是:山西遍地是国宝。”这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总编单志蔷在卷首语里说的第一句话。
“山西,遍地是国宝。”简单7个字,却有无穷诱惑力。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美称的山西,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山西现存古代建筑数量之多和历史、艺术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
“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6.
余杭良渚遗址群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余杭良渚遗址群的聚落形态考察已非常迫切,本从遗址分布、类型、规模、年代等方面对遗址群进行了初步的聚落考察。 相似文献
127.
128.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拥有2.6亿多农民的新解放区进行了规模宏大、内容深刻的土改运动,涉及的农业人口和土地面积都占全国总数的2/3以上.在土改实施过程中,党和政府汲取了老区土改的经验和教训,经过了周密的部署,坚持了审慎的步骤,注意调整政策和法规,对部分地区土改初期一度出现的"和平土改"及中期出现的过急过激的现象予以了及时纠正,推动新区土改取得了巨大胜利. 相似文献
129.
130.
Junjia Ye 《Gender, place and culture : a journal of feminist geography》2014,21(8):1012-1028
Although there is a growing body of scholars who have examined the reproduction and experiences of masculinities, research on the experiences of migrant men remains relatively limited. While I continue to draw upon insights from these scholars of both migration and gender, my data show that there remains considerable potential to contribute to this research field, in particular, analysing the reproduction of masculinity through a class lens. Drawing upon migrants' own narratives and notions of class by Bourdieu, I examine how Bangladeshi men make sense of their labour migration to Singapore, particularly after they fall out of work. Their responses are not only based upon instrumental calculation, but are also powerfully shaped by a complex set of normative gendered formations that can further constrain the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