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evolution profoundly affected the objectives and methods employed in the social sciences in the earlier part of this century but it has largely been ignored by geographers. In recent years a number of American cultural anthropologists have re-examined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evolution, including Sahlins and Service, who consider that cultural evolution is analogous to biological evolution involv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ultural forms through adaptive modifica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culture through successive levels of development. They have called these two processes specific evolution and general evolution respectively and from these two perspectives on cultural evolution they have developed the Law of Cultural Dominance. Certain operational problems exist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evolution, but once they have been surmounted it promises to constitute a valuable mode of explanation in the analysis of cultures and cultural change.  相似文献   
62.
63.
China’s assertive diplomacy in recent years has ignited intense debates amo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R) scholars. Some argue that China’s assertive behaviour is rooted in its perception of increasing power and capabilities. Others suggest that it is US policies that triggered China’s assertive reactions. Relying on an original survey of China’s IR scholars conducted in Beijing in 2013 and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we empirically examine Chinese IR scholars’ attitude towards Chinese power versus the United States, their perceptions of US policy in Asia, and their preference for an assertive Chinese foreign policy. We find that both the power perception and policy reaction arguments make sense in accounting for Chinese IR scholars’ attitude regarding China’s assertive diplomacy. However, ou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a more pessimistic view on Chinese power is more likely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preference for an assertive foreign policy.  相似文献   
64.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文化先驱,是最早明确提出建立博物馆的有识之士,是积极倡导建立博物馆的领袖人物。康有为对近代博物馆的认知和宣传,以其1898年逃亡海外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他通过大量阅读西书,知道了近代博物馆及其功能;第二个时期,他流亡海外,仍向国人介绍众多亲历的博物馆,并提出建立博物馆的理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5.
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乡村地理学作为研究乡村发展过程中人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其深入发展则是在七十年代末,随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乡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大量问题,迫切需要地理学家去研究解决,这种形势为我国乡村地理学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天地,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乡村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乡村地理学产生的背景出发,回顾了我国近年来乡村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同时对我国乡村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阐述,最后本文指出了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6.
鲁峰 《人文地理》1999,14(3):75-79
本文用地理学的方法,细致分析和探究了《诗经》中蕴藏的农业地理知识,其中包括农业自然资源条件、自然灾害、土地利用、重农思想、物候与农事活动。主要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发达的畜牧业等。古为今用,作者通过对《诗经》中农业地理知识的深刻挖掘,得出了三个有益的启示。可为今日农业生产和农业地理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7.
68.
本文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区内旅游公路网络的平均通达度和相对连通性的分析发现: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旅游公路交通的平均通达度和相对连通性地区差异较大;旅游公路网络存在支线公路建设滞后、通达深度不够、知名景点的通达度差、各景点间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该区旅游公路交通网络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9.
为了克服目前利用抗拉强度分析方法检测古丝绸老化强度的缺点,通过对古丝绸抗拉强度分析,利用电子天平的称量精度和记录、显示功能,结合控速、控力和固定试样的机械部件,对测定仪的机械、电路、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古丝绸强度测定仪。用古丝绸强度测定仪对古丝绸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古丝绸强度测定仪能很好地测定古丝绸的抗拉强度。该仪器为定量测定古代丝织品老化程度提供了一种较为精细的手段。  相似文献   
70.
李兆中  甄峰 《人文地理》2019,34(6):53-61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成为居民、学界与政府关注的焦点。采用多源数据,拓展了已有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的评价维度与评价方法,从舒适性、便利性、健康性、安全性、社会性五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南京为例进行了生活空间质量评价并识别其空间分布规律。实证分析表明:①南京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异。高质量生活空间呈现明显的等级集聚特征,主中心位于核心区周边1-3 km的圈层,低质量生活空间总体分布较为分散。②在构成生活空间质量的五个维度中,舒适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质量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递增的趋势,便利性的发展质量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的趋势,健康性受城市环境质量分布趋势的影响,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安全性的高值集聚不显著而低值集聚于城市中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