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2篇
  免费   53篇
  30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介绍了咸阳市渭城区东乡新发现的3件东汉时期的镇墓瓶,并对镇墓瓶上的朱书文字"天李子解尸注"和"大一六丁解虚星"含义进行了考证和研究,为了解汉代的道教信仰与丧葬习俗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92.
唐徐恽及夫人姚氏墓志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在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出土的唐徐恽及夫人姚氏墓志,详述了徐恽的生平事迹,也为徐恽神道碑的所在提供了确切位置。本文就两方墓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93.
本文借助生态学理论,对楚人的南迁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迁徙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自楚先季连族始,开始了南迁。商代前期,其活动地域在丹江流域;商代后期,其活动地域先在丹江与汉水交汇处,后在汉水中游的方山一带;商末至西周时期,其活动地域在湖北西北的荆山一带;东周以后,其中心地域在长江与汉水之间的宜城平原和江汉平原上。迁徙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楚文化的孕育、形成与发展则是楚人对于生境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
李翎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4):40-53,159,160
西安兴教寺所存玄奘石刻像与日本现存无名氏画玄奘像,所携带的历史信息超出了图像本身。作者认为,这一源于早期行脚僧图像的出现,是由于玄奘西行求法的成功,刺激了社会民众对行脚僧的认同,加之西来传法僧的大量涌现,于是在唐末、尤其是在宋代,出现了一批行脚僧图像,并由初时的胡僧梵相,变为汉僧模样,进而附会到玄奘的图像创作上。而在日本所存著名的"玄奘画像",事实上可能是一个具密教性质的僧人图像。作者试图通过有关这一图像的文献解读,全面分析该图像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95.
本通过大量已发表的资料,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学界中存在争议的江陵地区东周墓葬出土的日用陶器进行了年代排序。由于该地区东周墓葬中铜礼器和仿铜陶礼器的年代序列较为清楚且多取得共识,章选取铜礼器、仿铜陶礼器和日用陶器共存的墓葬为典型墓例和讨论的基础。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本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楚化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96.
西周至南北自制玻璃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玻璃起步较晚,大体始于西周初或先周(殷末),主要是蓝色、浅蓝色或绿色玻璃珠管,与玉、玛瑙配合制成“杂佩”。其时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并含有少量铅、钡,故称为铅钡玻璃,与西方钠钙玻璃不同而独树一帜。春秋战国时期,西方蜻蜓眼玻璃珠输入我国,从此,以仿羊脂白玉美若明月的“隋侯珠”为代表的自制玻璃与外来玻璃并存。西方(大月氏)吹制玻璃术于汉魏传入我国之后,也出现了自制的空心玻璃器皿。  相似文献   
97.
于群力  阎敏  杨秋颖 《文博》2009,(6):280-284
为了科学保护山西省崇庆寺宋、明时期的彩塑文物,作者深入调查了该寺彩塑的现状与病害,分析检测了泥塑土的配比、成分与彩绘颜料,并对比分析了该寺不同时期彩塑的材质及工艺特点。结果表明,宋代彩塑的病害类型、严重程度等较其它时期的彩塑明显要少和轻。这一现象启示我们探讨这批彩塑的造型设计、制作技艺、材料选择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
关于武则天金简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理 《华夏考古》2001,(2):79-85
1982年5月,河南省登封县唐庄乡农民屈西怀在嵩山峻极峰北侧牧羊,于大石缝中捡得一件金器。器呈片状长方形,类笏板,长36.3厘米,宽8.2厘米,厚约0.1厘米,纯金质,重247克。正面镌刻铭文,自右至左坚三行63字,每字直径约1厘米,双钩楷体,文日:“上言:‘大周 主武■,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罪名。’太岁庚子七■甲申朔七■甲寅,小使■胡超稽首再拜谨奏。”此物一经发现,即引起轰动。后经专家鉴定,确属唐代武则天遗物,并命名为武则天金简,被定为国家一级珍…  相似文献   
99.
继中共十六大提出和谐社会新概念后,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联系起来,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对这一目标本质的认识,是我党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00.
分布和影响地域广袤的"白家庄期"商文化,因时代接近于商代中期而在商文化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有关考古新发现显示,"白家庄期"商文化本身可以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在其所代表的历史阶段中,郑州商城的衰颓与小双桥商都的兴建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有关文献所记商王朝此时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局面以及仲丁迁隞历史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