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3篇
  免费   4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s between communities living in different parts of Eurasia during the late prehistoric period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as a topic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The Qijia culture, found in northwest China, is one of the key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that can shed light on trans‐Eurasian exchange because a variety of imports are found in this cultural context. These imports include new cereals and animals, which suggest that human diets may also have changed compared with previous periods. To understand human and animal diets of the Qijia cultur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 ratios from human and animal skeletal remains were analysed from the type site of the Qijia culture at Qijiaping.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human diet at the site mainly consisted of millet and animals fed on millet. C3 cereals, such as wheat and barley, did not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human diet, and no isotopic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adult and subadult diets. Furthermore, three outlying human results raise the possibility of exogenous individuals, perhaps in relation to the parallel movement of animals, crops and goods. This study provides human and animal dietary information for evaluating the nature of exchange and diffusion in eastern Eurasia at this time.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3.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而1976-1978年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对外开放政策的前提和基础。1977年3月的全国计划会议和1978 年7-9月的国务院务虚会,使全党在对外开放问题上达成了一致,为后来的对外开放的实践创造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4.
康熙《皇舆全览图》系清初官方主导实测的经纬度地图,对清代直至民国初期地图的绘制产生深远影响。对其数字化可为自然、人文要素变迁研究提供这一时间断面具有相对准确位置的地理数据,这对自然要素的变迁研究尤为重要。以图中广东地区为例,采用不同的地图配准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分析《乾隆十三排图》对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继承与发展,并与之前有关广西的数字化研究作比较。研究发现《乾隆十三排图》以康熙《皇舆全览图》为基础,使用相同的坐标系,但是两个地区坐标系的偏移程度不同,主要与地理配准方式有关;图面内容的承继也有差异,这与清初对两个地区开发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5.
丝绸之路的具体路径是学界在中外交流领域长期关注的焦点.张骞凿空之时,正是帕提亚帝国疆域大扩张时期,从两河流域到中亚的道路基本在其控制之下.从西到东,帕提亚帝国的领土可分为三大区域:亚述一巴比伦尼亚地区、伊朗高原上的波斯腹地以及赫卡尼亚以东的不稳定控制地域.自亚历山大东征至四大帝国并立时的1-2世纪,帕提亚帝国境内的东西...  相似文献   
56.
麦积山石窟169、69窟间浮塑交龙装饰龛楣图像,长期被一些研究者误读为“伏羲女娲”,并与天水作为“伏羲女娲”故乡的人文背景相联系。本文在详细考察洞窟图像的基础上,结合佛教经典与文献的相关记载,并参照国内其它石窟的龙装饰图像的情况,指出交龙龛饰的石窟造型图像是佛教中“天龙八部”之一的护持佛法的龙众,是佛国世界的守护神。麦积山石窟交龙龛饰图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伏羲女娲”无关。  相似文献   
57.
本文指出李献忠因当年参与剪除诸韦的宫廷之变而赢得了睿、玄两帝的垂青。李氏父子两代一门四人供职于唐廷之宿卫,且其父考李求“因公之效”获赠以司马。  相似文献   
58.
作为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哲学特别是辩证法为人们认识和掌握包括地方志等社会文化现象以及世间事物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利器.掌握辩证思维方法,正确理解地方志事业的至上与非至上、发展条件、内容与形式、质量与数量、守成与创新等原理和范畴,有助方志人跳出自我封闭的狭小境界,更客观地评价地方志的社会功能,从社会发展和方志事业发展需要这一...  相似文献   
59.
释迦牟尼舍弃王位,专心修道传法,为后世佛教僧人作出楷模.后世僧人效之,既出离世俗,则"不干世事,不作有为"(<洛阳伽蓝记>卷2).<遗教经>云:"持净戒者……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梵网经>甚至说"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至于从军征战,尤为僧戒严禁,<梵网经>说"佛子不得军中往来."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