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5篇
  免费   10篇
  2465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元朝统一后,南方与北方差异依然存在,导致国家制度层面亦呈现南、北因素的并存博弈。由于元政权北制因素势力过分强大,北方制度向江南的推广移植明显多于南制因素的保留及北上影响,初次博弈整合的结果,北制因素稳居上风。元明鼎革,承袭元朝制度颇多,朱元璋、朱棣的个人因素与社会关系等力量的交互作用,致使明前期南、北制因素的那次整合仍然是北制多占优势。明中叶后又实施另一次整合,且改为南制占主导。先后经历元朝、明前期以北制为主导和明中叶后南制为主导的三次整合,明后期才重新回归到代表唐宋变革成果的南制方面且得以升华发展。此乃元明二代因南、北差异而展现的社会整合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走势。就社会形态的核心——社会关系而言,主从隶属依附,大抵是北制的要害;租佃雇佣,大抵是南制的真谛。  相似文献   
22.
1969年秋,甘肃河西地区武威雷台发现了汉将军墓,次年将墓藏中出土的全部文物运往甘肃省博物馆。该馆接收时,将其中的稀世国宝铜奔马蹄踏飞鸟铸像以"马踏飞燕"的名称登记收藏。后来考古学者发现铜奔马蹄下之鸟并非燕,故1971年在北京及以后在国内外多次展出中改名为"铜奔马"。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学者根据各自的见解对该国宝的名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辩,提出若干不同的名称,但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经对各方面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认为铜奔马蹄下之鸟并非燕,极可能是鹰或鹞,"铜奔马"名称有马无鸟,不能矫正"马踏飞燕"名称的偏颇,也无法阻止错误名称的传播。为此,建议将"铜奔马"、"马踏飞燕"正名为"马超飞鹰",以便更贴切地反映当时艺术家的创作本意,显现出奇妙的艺术造型与构思,保持国宝名称的真实性与庄严性。  相似文献   
23.
李森 《文物春秋》2010,(4):59-61
出土于清末的逢哲墓志是以珍罕见称的北齐志石,向为学者们重视。本文从志文中提到的地理名称、逢哲里籍、逢氏家族成员活动地点以及墓志的形制特征等方面考证,认为该墓志出土于山东青州,并非沂水,从而解决了多年来该墓志出土地点不能确断的疑惑。  相似文献   
24.
李金文 《丝绸之路》2010,(18):91-92
本文从多媒体技术和博物馆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览、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莱佛士1812—1816年担任英属爪哇岛副总督期间推行了触及爪哇旧有社会的司法、行政、土地及税收等制度的改革,并主张自由贸易和废除奴隶制,为当地农业社会的发展制定了基本框架,是爪哇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改革之一。本文①认为,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莱佛士殖民政府没能始终坚持改革立场,再加上中下层官吏权力的畸形膨胀,导致社会日益失衡,这是其改革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
曷苏馆女真是辽金时期政治舞台上较为重要的一个族群,但是由于正史当中语焉不详,给人们造成了一定的误解.在此笔者通过史料和语言学的分析,对"曷苏馆"的本意、辽代该族名的所指,以及辽金时期其社会地位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希望对恢复其本来面目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7.
公元4-5世纪是龟兹佛教的一个兴盛时期,具体表现在有很多著名的地面寺院的修建以及石窟的开凿,而且有些寺院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石窟方面,尤其是大像窟的开凿,更使龟兹佛教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另外,这一时期方形窟和中心柱窟都有开凿,而且在绘画上一开始就呈现出相当成熟的绘画技法,出现两种画风并存的局面。龟兹佛教的兴盛与末法思想在当地流行有关,由于贵霜王朝境内佛教的衰落,导致东来的高僧在龟兹停留并传播佛法。佛教得到龟兹王室的大力支持,国王以转轮王的角色出现,护持佛法。  相似文献   
28.
李云 《收藏家》2013,(1):64-68
中山国是我国战国时期燕、赵、齐、楚、魏、韩、秦七雄之外的又一强国,位于今河北省的中部,其南、西、西北部与赵国为邻,北部与燕国接壤,东郜连接齐国的领土,被赵武灵王称作“腹地”之地。它虽然只是面积“方五百里”的“千乘”之国,却能长期纵横捭阖于大国之间,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9.
作为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哲学特别是辩证法为人们认识和掌握包括地方志等社会文化现象以及世间事物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利器.掌握辩证思维方法,正确理解地方志事业的至上与非至上、发展条件、内容与形式、质量与数量、守成与创新等原理和范畴,有助方志人跳出自我封闭的狭小境界,更客观地评价地方志的社会功能,从社会发展和方志事业发展需要这一...  相似文献   
30.
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在所有制关系上,一些地方先后在庐山会议之后、"文化大革命"初期和普及大寨县运动中出现过三次过渡。这三次过渡对广大农村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囿于当时对社会主义所有制认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又是与政治运动相伴而发生的,与历次政治运动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