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左宗棠外债观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宗棠是中国早期大举外债之第一人.在西征借款的过程中,他逐步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外债观.左宗棠的外债观有三个基本内涵:举债应急以巩固塞防,以外债弥补传统政体的缺陷,初具国债观念的雏形.  相似文献   
72.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外劳务输出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缓解就业压力、培养锻炼人才 ,也有利于减轻我国环境和生态压力 ,减少非法移民。我国具有发展对外劳务输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在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方面 ,除了要加强立法 ,规范管理 ,多渠道改善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环境和政策外 ,也要充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的优势和世界华商网络的功能 ,并发挥地方及边境各少数民族在劳务输出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73.
2008年5月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既是一部严谨的大型工具书,同时又富有很强的科研学术性,并具有鲜明的江苏特色。  相似文献   
74.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湿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备种影响因素中,湿度及其波动是引发文物材质发生损害的主要方面.调控环境湿度通常采用主动调湿方法和被动调湿方法,其中被动调湿功能材料在博物馆文物保存微环境湿度调控中具有相当的应用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调湿材料的概念和调湿原理;分类叙述了硅胶、无机盐、无机矿物、有机高分子4类调湿材料及其复合型调湿剂的调湿特性、制备方法、调湿机理以及各类文物调湿材料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专用调湿材料及其实用产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文物凋湿剂研究应以性能优异、安全无害、低成本、多功能、适应多种应用需求为发展方向,并注重专用调湿材料质量标准和评价技术规范研究,以指导产品研发和应用工作.  相似文献   
75.
针对目前国产小型采样器 2 4小时采样 ,因连续在博物馆陈列室等处用电存在的不安全性、采样位置受电源位置限制以及流量控制不稳的缺陷 ,根据博物馆实际检测采样的特殊需要 ,自行研制了小型时控恒流量采样器。采样器主要有定时控制、电机控制、电源检测、模式开关和气泵等部分组成。通过电路的特殊设计 ,采取间隙式采样模式以保证连续采样无需外接电源 ,解决电池供电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压下降可能引起采样流量变化的问题。通过电路中稳速系统设计 ,使采样器工作在一确定的电压之上 ,保证电机转速稳定 ,使采样流量不受采样管阻力影响 ,从而保证采样精度。采样器经半年多实际应用最大相对误差为 2 .5 %。能满足博物馆实际检测采样要求。  相似文献   
76.
《梁公九谏》属于早期的讲史话本。文章对其版本及作序之人进行了辨析,并对其成书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辨,认为现存《梁公九谏》是从张仁宜或郭元振的《九谏书》嫁接增饰而来的,并考查了之所以转嫁到狄仁杰身上的原因在于,张、郭二人与狄仁杰虽然同为唐代才兼文武的一代名相,但由于唐宋以来普遍地以返周归唐的功勋系于狄仁杰一身,狄仁杰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更为崇高,故民间艺人将张、郭二人的《九谏书》移植到他们所敬慕的狄梁公身上。  相似文献   
77.
罗福惠 《史学月刊》2005,1(4):33-38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把中国人妖魔化的“黄祸”论甚嚣尘上。对此,在政治上和文化上都属保守主义者的辜鸿铭,用外文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加以批驳。辜文主要从中西文化的不同性格入手,论证中国文明是高度发达的文明,中国人是深具“理性意识和道义感”的民族,并以具体事例证明一些在华西方人的言行不符合文明人的标准。他还指出各自“扩展”,即实现“知识和道德意义上”的“门户开放”,是消除双方恐惧和敌意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78.
在全球化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作用下,城市政府促进城市营销的需求与资本增殖的欲望共同催生了巨型工程在全球范围内的繁荣。然而城市巨型工程在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荣耀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在全球化的环境与语境中,我们必须从多维的视角来审视城市巨型工程背后的驱动机制和深刻影响。文章分析了全球化竞争导致的政府治理企业化转型,指出城市巨型工程迎合了政府促进城市增长的目标和治理转型的环境,促进形成了官商结合的城市增长联盟。文章进一步的分析指出,城市巨型工程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与符号,是政治与经济空间生产的工具和对象,城市巨型工程依托的增长联盟脆弱而功利,耀眼的巨型工程隐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城市巨型工程也加剧了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化。文章最后指出转型期中国城市巨型工程建设面临着更大的冲动和问题,应该进行更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79.
实证主义地理学是通过"认识论翻转"确定均质化空间而保证其有效性的,这在根本上规定了实证主义方法论中人文世界的隐没。人类科学理性的缔造经过"认识论翻转",确保了其割裂人文世界的普世价值观,并随着实证主义在近现代的成功和学科建制化而得到制度保障。这一历程在显示实证主义对地理学神圣指导作用的同时,暗含了其对地理学分工的不适。在"认识论翻转"层面上,人文主义地理学对地理学研究传统进行了"否思":①重新评估了地理学的本体论问题,使人文世界定位于地理学研究领域之内;②发展了针对人文世界的整体主义方法论,但并非对实证主义的反判;③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立足点伦理和价值是内在的而非实证主义外在的;④人文主义地理学讨论的知识论要求"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价值论"的联通以获得具有人性的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80.
罗佳丽  张敏 《人文地理》2017,32(6):56-64
家的缺失以及消费时代青年文化发展促使以“家”为营销主题的青年类家消费空间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家的批判地理学,以YOU+国际青年社区为例,从家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家的归属感与身份认同两方面探讨了青年类家消费空间进行“家”的再造过程。研究表明,青年类家消费空间通过物质空间与想象、青春化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社会网络的拓展与重构,将住房建构为充满社会与情感意义的地方,以“类家庭”的形式弥补了都市青年家庭生活和眷属关系的缺失,促进其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形成与表达。结合本土社会文化语境,本文从青年视角对家的批判地理学进行补充,亦弥补了地理学对家与青年文化空间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