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论文全面梳理了亚三的活动轨迹,结合16世纪东南亚的历史背景,闽、粤等地的民俗以及葡萄牙使团的构成等方面的因素,对亚三的真实姓名、身份以及死因进行了考证,认为亚三本是南洋华侨,作为葡萄牙使团的翻译入华,因其为阉人(火者)身份受到明武宗宠信。武宗晏驾后,亚三身涉"江彬谋逆案",因逆罪被处以极刑。  相似文献   
42.
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北京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调整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偏离-份额模型剖析了1996-2010年北京市制造业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基于空间偏离-份额模型,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未来北京不同功能区制造业疏解方向。研究发现,从功能区层面来讲,北京市制造业由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以及生态涵养发展区渐次外迁,在此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机械与装备制造业呈集聚发展态势,都市型工业近年来有所回迁,其余制造业逐渐退出北京市。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为指导,结合京津冀都市圈各城市产业功能定位和集聚区建设分析了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制造业未来疏解策略与方向。  相似文献   
43.
林俊帆  林耿 《人文地理》2014,29(6):40-46
食物是人地关系的天然纽带。自伯克利学派开始关注食品消费研究起,食物研究在国外已属发展较成熟的领域,食物消费研究更是新近地理学关注的热点之一,与家庭研究、性别地理研究关联密切。食物消费主流研究很大部分关涉意义诠释和文化建构,包括文化和身份认同、意义空间塑造、味道与边界、旅游体验、地方指向等命题。食物消费研究也正在经历和吸收一些变化中的研究思潮,特别是警惕过度的"文化转向",重视有关政治地理和再物质化/物质地理的理论主张等。这种研究取向的变化及多元化趋势,作为新文化地理研究的一个缩影,正逐渐对国内食物消费地理研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研究区域,在识别鼓楼、风雨桥、寨门、萨坛、布局形态、图腾标志、环境因子等9个景观基因的基础上,从环境要素感知和文化心理认同的角度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发现:1萨坛感知度最高,图腾感知度最低;2萨坛、鼓楼认同度较高,整体形态、图腾和参考环境认同度较低;3位置感知度最高,体积感知度最差;4情感认同度较高,功能认同度最低;5男性感知和认同明显高于女性;6文化程度对感知影响较大,对认同影响不明显;7居住时长对感知和认同有正向影响;8离村寨距离对感知与认同度由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5.
林涛  胡佳凌 《人文地理》2013,28(4):114-119
本文首先剖析工业遗产的原真性之内涵;其次选择9个典型工业遗产点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游客对工业遗产原真性感知数据;分析表明,游客参与性、遗产和地方内涵揭示、消费者偏好、商品的工艺工业是影响游客真实性感知的主要因子;作者认为,在上海工业旅游中,各类主体对工业遗产原真性的忽视,导致工业遗产地在被改造再利用中呈现弱化原真性的倾向;工业遗产旅游活动中游客体验原真的活动不足,而且工业遗产地社区居民生活的真实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甚至消失。根据测评结果和调查发现的问题,作者提出获取工业遗产原真性感知最大化的策略,以期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推进工业旅游资源开发,更好地保护工业遗产。  相似文献   
46.
新的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中国城市基本的自然形态和结构。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能折射出国家动态的经济,社会和政策条件的新的模式正逐渐取代了由浓厚的意识形态所形成的带有鉴别性的模式。论文提供了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形态转变的模式和过程的分析。重点谈到了土地使用的专业化,交通循环和建筑的高度,规划的过程,城市的更新及房地产市场的私有化等问题。20世纪见证了,中国大城市外形和构造的戏剧性改变。中国城市国际化的趋势日趋明朗化。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性,表明了中国城市的将来仍然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47.
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是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北京市2001年和2012年16个区县教育医疗设施供需关系及二者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①教育设施"供不应需",供需差距增大;协调发展等级总体较低且有下降趋势;协调发展水平由"东高西低"向"南高北低"格局演变,空间差异增大。②医疗设施"供不应需",供需差距缩小;供需协调发展等级较低但有上升趋势,空间格局由"中心集聚"向"南高北低"演变,空间差异减小。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主要介绍和评价了周敏教授在移民社区、移民社会适应和文化同化、移民社会学理论、移民后裔尤其是第二代以及在美国亚裔人口和社区动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探索。同时,还介绍了周敏教授为美国亚裔研究学和华裔研究学新学科的巩固与发展做出的巨大努力。  相似文献   
49.
程敏政统宗谱法与徽州谱法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济 《安徽史学》2008,3(4):88-94
明成化年间程敏政纂修《新安程氏统宗世谱》为徽州谱法以及谱系文化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其谱法既强调谱系文献考证的意义,又强调世家统宗的宗法收族主张,对徽州谱法以及谱系文化的发展影响甚大。正是在对程敏政统宗谱法的讨论与批评中,徽州宗族形成了以统宗收族为根本、以存疑存阙为史法的徽州谱法。  相似文献   
50.
利玛窦与庞迪我之间的矛盾曾被认为是当时意大利与西班牙间民族矛盾的体现。民族矛盾固然是影响利、庞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更潜在的原因应是二人在思想观念上的本质差异:利玛窦不是一名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之所以不见容于庞迪我,主要是因为他那种具有浓烈人文主义背景的工作方式与庞氏的传统中世纪传教模式格格不入;与人们的假设相反,利氏至死都未曾原谅过庞氏,而在利氏生前,庞氏对其不满也蓄积已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