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1篇
  免费   67篇
  1728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湖北当阳赵巷M12墓中出土了金属饰片459件,其中部分饰片表面附有满工錾刻的金箔或锡箔,纹饰繁缛精细,线条流畅,极具楚地艺术风格,其中以青铜包金饰片最为精美。因发掘后未经保护处理并长期堆放在库房内,致使金箔多数受压卷曲,纹饰细节均被泥土和锈蚀产物覆盖,散落金箔无法拼合整理,其装饰位置亦无法确定。为制定符合其特殊情况的修复方案,以该墓葬中出土的璧形包金青铜饰片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显微分析、X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离子色谱等分析手段,对其青铜基体、金箔、锈蚀产物及其埋藏环境进行了科学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锈蚀清洗、金箔比对、金箔回贴等相关工作,创新性地提出金箔比对与回贴中的相关原则,并可为同类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一套完整可借鉴的保护方案。此外,还整理了先秦时期璧形包金金属饰片的出土情况,并推断其应为漆木盾上的饰件。  相似文献   
982.
本工作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文物保存环境的常规实时监测,并与离线监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由于物联网技术参与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时对文物干预小、响应快速、节省人力,能直观掌握广大区域的环境状况,因此在数据对比分析和服务于环境调控等方面具有优势。如能针对文保工作的特点,强化数据存储能力、扩充电池容量、畅通网络,并优化传感器的配置与校准,即可显著提高物联网技术在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中的推广度,使文化遗产环境的信息化预控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983.
西安市雁塔区集中发现了一处元代家族墓,是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两座编号为M38、M40的墓葬残留壁画,壁画残损但颜色鲜艳,基本保留了颜料层结构信息。为了解这两座元墓壁画的颜料类型,通过剖面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拉曼光谱和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壁画颜料成分开展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壁画颜料包含矿物颜料和有机染料——红色颜料有铅丹、朱砂、铁红,黑色颜料为炭黑,白色颜料为白垩,绿色颜料为石绿,蓝色颜料为石青和靛蓝;墓葬M38的壁画有白灰层,墓葬M40的壁画无白灰层。靛蓝的应用是西安地区继唐代韩休墓壁画中发现之后的又一使用实例,为靛蓝在元代作为绘画材料在壁画中的使用提供了新的资料。研究结果也将为两处元代墓葬壁画后续的保护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84.
大理岩是古代石刻和建筑的主要石材之一。随着近现代工业发展,很多大理岩石刻文物表面出现了大量黑色结壳——不仅严重影响了文物外观审美,而且会不断吸附各种污染物,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量,造成文物的进一步劣化,因此亟需清洗。在前期对北京地区石刻文物本体及黑色结壳科技分析的基础上,选用碳酸铵法、乙二胺四乙酸法、物理法进行清洗试验用于对比,并于北京不同区域的6处典型石刻上进行现场试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优化改良。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光测色仪、显微镜和离子色谱仪对清洗前后状态及可溶盐含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碳酸铵法对大理岩石刻文物表面黑色结壳具有较好的清洗效果,清洗方案比较高效合理,有助于相关石质文物病害的清洗和保护。  相似文献   
985.
传统村落文化对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性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改革时代中国的城乡发展亟需改变以往城市偏向型发展观导向下忽视甚至漠视乡村的发展,逐步转向区域同步发展观下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实质上是城乡联动发展中不断实现城乡文化共融的过程。传统村落是整体上延续并传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乡村聚落,乡土文化是其区别于城市文化的独特价值所在。本文从文化地理学视角,从\"地方性\"角度重新定义传统村落并剖析其文化空间和空间的文化价值,探讨城乡一体化对传统村落文化及其空间演变的综合影响,最后提出传统村落文化对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性响应策略。  相似文献   
986.
采用可变步长的两步移动搜索法,以福建省福州市为典型案例,以居民点(普查小区)为分析单元,对各居民点入园空间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并与传统的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判别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特点。研究表明:福州城区入园可达性总体情况并不理想,仅有少数地区、少量人群可以获得较好的幼儿园空间的可达性。入园可达性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多中心结构,高可达性地区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并在城市周围零星分布,边缘乡镇特别是除西部以外的乡镇地区缺教明显,入园可达性在城区内部差异较大,幼儿园资源过剩地区和稀缺地区呈两极分化的格局。可变步长的两步移动搜索法能更为客观有效地对幼儿园的布局状况进行评价。而传统方法有一定的夸大作用,且降低了内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了幼儿园资源分布的不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987.
河南省县域贫困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地区的地理识别,是区域扶贫政策精准、有效实施的前提。以经济指标衡量河南省县域相对贫困程度,并借助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区位交通、历史基础4类变量16个影响因子对区域贫困状况的影响程度。分析发现,河南省县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县域多分布在豫西和豫东南,且区域内存在部分潜在贫困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水平、居民储蓄水平、气温、湿度、到最近城市的距离、国道道路密度、期初经济水平7个因子对县域贫困程度影响显著。地区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在重视经济因素的减贫效应时,也应重视自然因素的致贫效应,政府主导,因地制宜,逐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88.
为了解决书画类作品在既节省时间,又节省装裱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快速、简便地在压镜和挂轴间按需转换,以应对不同的展览形式需求,该研究采用物理模型实验的方法,研发了两套国家发明专利产品。这两项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博物馆、展览馆等众多领域的陈列展示。  相似文献   
989.
为了有效解决广东地区大部分基层文博单位藏品库房的环境达不到安全收藏文物的技术要求诸问题,通过现场走访、电话访谈以及电子邮件反馈等调查方式,对广东地区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地区大部分基层文博单位藏品库房的环境达不到安全收藏文物的技术要求,漏雨、潮湿、虫蛀、长霉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文物藏品的保存、保护极为不利。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针对目前广东地区气候环境和各文物收藏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立区域集中库房;二是研发自动调湿环保微环境装置。  相似文献   
990.
韩城大禹庙始建于1301年,1579年重建,其佛龛顶部藻井画共168格,内容为花鸟人物,色彩饱和,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藻井画出现了大面积剥离、脱落、污染、起翘、鼓泡、撕裂、脆化等病害,使该批藻井画濒临自毁,如不及时抢救修复,将永远消失。为此,在对其病害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藻井画脱酸和颜料加固的方法和材料。通过实验对模拟纸样进行处理,测试了脱酸加固前后、老化前后,纸张的抗张强度、耐折度等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脱酸加固剂能够在保持藻井画的原貌、色泽、质感的情况下,使保护后的藻井画各物理性能有较大提高,大大延长了藻井画的保存寿命。研究结果可为韩城大禹庙藻井画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