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篇
  1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欧阳修诗:“马盂山西有落霞”。《辽史·地理志》:“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来,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氵黄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马盂山的名称始见于辽代,乃辽域著名山脉,以至于后来的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诸多相关史料记载也多有涉及。按《辽史·地理志》和《嘉庆重修一统志》的记载,马盂山有两处,一处在辽代上京道临潢府域内,另一处在辽代中京道大定府域内①。本文所涉概指辽代中京道大定府域内之马盂山。阅读史料,历代关于马盂山的记载常有出入,或者名称出现变…  相似文献   
22.
沈寂 《安徽史学》2006,(1):78-81
刘铭传在台湾视番民为朝廷赤子;实施新政,提倡以商立国;兴铁路、挖煤矿均取得卓著成绩;首创近代邮政竟早于大陆.因知识局限,终仍袭乃师"官总其纲".  相似文献   
23.
华侨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独特而又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她的产生、形成、嬗变和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在这段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民国时期是华侨高等教育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国民政府将暨南学校升格为国立暨南大学,开辟了华侨高等教育新的纪元。政府对一所高校的举措,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状况。研究暨南学校走向国立暨南大学,华侨基础教育发展成为华侨高等教育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探讨侨务政策与华侨教育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与改进今日之华侨高等教育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CI战略与长春城市旅游形象塑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地形象问题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业界人士的关注。本以长春市为例,将企业CI理论导入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中,分别从理念形象、视觉形象、行为形象三方面对城市进行整体旅游形象塑造。指出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只有实施整体旅游形象战略,建立完整的城市旅游识别系统才能赢得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5.
章太炎与端方关系的这桩公案,在同盟会时期是件大事,它涉及同盟会与光复会的分裂,对章太炎本人来说,也至关重要.本文试图将该案的始末作全面梳理,以揭示当时革命党人之间的派系纷争和章太炎的固执派性.  相似文献   
26.
张季 《史学月刊》2008,(4):52-55
科举取士为清代士子入仕正途,筹办洋务时期,近代学堂开始兴起,科举取士逐渐为学堂取士所取代.近代学堂取士仿中国传统学校例而加以变通,具有取士与取官混而为一的特点.筹办洋务时期新式学堂初创时取士章程规定与实际运作的探索,影响了随后新式学堂的发展乃至新政时期学堂奖励规制的最终制定.  相似文献   
27.
In the 1950s and 1960s, the travellers, explorers, authors, and filmmakers Ji?í Hanzelka and Miroslav Zikmund became celebrities both in Czechoslovakia and abroad. The Communist cultural authorities actively suppor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wo men into cultural icons, which could be exploited as a model for the suppression of ‘old’, ‘decadent’, and indeed ‘popular’ culture, and as a tool for recruiting members of the intellectual, cultural, and social elites into its service. Hanzelka and Zikmund’s multimedia travelogues, as well as their dashing public personae, blended in a unique way the ‘high’ and ‘low’, the accessible and unreachable, the familiar and the exotic, in the officially promoted culture of the time. But in the later 1960s, as Hanzelka and Zikmund’s political loyalties towards some form of reform socialism became more blatant, the two men fell into disfavour, and they found themselves banished from the public sphere following the events of 1968 until the regime fell in 1989.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how the curious ‘command celebrity’ of ‘H&Z’ straddled socialist ideology and capitalist consumerism, political affirmation and cultural critique.  相似文献   
28.
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的15世纪中叶青花方胜纹绣墩,体量较大,器形特殊,出土时破损和缺失严重,修复难度较大。本研究通过分析传统考古修复中石膏作为补配材料的局限性,利用3D扫描打印的优势,设计采用新颖的高强度透明树脂取代传统修复补缺材料,并且结合特制的加固装置完成对大型青花绣墩的考古修复,满足了后期研究与展览的需要。本研究提出了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3D打印补配大件异形陶瓷器的修复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不同类型铜鼓合金成分及显微组织特征,使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对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15面铜鼓进行分析检测,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讨论各类型铜鼓合金配比与铸造工艺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石寨山型鼓为铜锡合金;北流型、冷水冲型与灵山型鼓为铜锡铅合金且铅锡含量较高,合金配比稳定;麻江型鼓锡含量均高,铅含量波动较大。显微组织观察显示,1面石寨山型鼓局部有滑移带及再结晶组织,2面麻江型鼓局部有滑移带,其余鼓全为铸态组织,α固溶体晶间分布(α+δ)共析体,皆有硫化物夹杂,多数存在数量不等的铅颗粒弥散或聚集分布,部分样品可见富铁相、氧化亚铜、自由铜颗粒。7面麻江型鼓均见较多缩松,位于样品截面中部。分析结果反映的不同类型铜鼓合金配比、夹杂物、铸造缺陷特征,可为铜鼓铸造技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0.
    
Ginalski-type E5 button spurs made from a Cu alloy are a characteristic attribute of the Middle Roman period in barbarian Europe. The find of part of a mould made of non-ferrous metal at the Luleč site in the district of Vyškov, Czech Republic, provided key evidence for explaining the issue of their production. The discovery of this unique artefact showed that based on current knowledge, the spurs made from a Cu alloy were also produced in the Middle Danube region and not only in Northeast Europe as had previously been thoug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