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6篇
  248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国民国家”构筑意味着将域内全体居民培养成同质性国民。能将国民统合为一体、养成同质性国民的,唯有国民教育一途而已。本文希冀通过考察以东北地区为中心的晚清蒙古族国语教育,剖析晚清政府如何通过国民教育来培育具有同质性的国民这一问题。同时,通过探讨蒙古族对国语教育的反应,考察晚晴少数民族国民教育的实际状态。  相似文献   
42.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其人口有13.2万多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受生产生活、人文环境、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达斡尔族的民间节日与其它传统文化一样,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异.在此,我们对达斡尔族民间节日的内涵及特色,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3.
汪明 《敦煌学辑刊》2009,4(4):65-67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2008年在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凤凰山东岳庙发现了一通北宋大观三年的《闵雨碑》。该碑对于研究古代秦州地区的历史、官职、祈雨活动等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4.
经典注释活动是古代经典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此类传承活动,须经过注释主体的理解、解释两个不同阶段,是一传意的过程.无论是在理解还是解释的过程中,受传意目标的影响,往往形成不同的注释结果及对此的评论.这既是学术的论争,也是以经典为依傍的学术发展路径.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注释目标,按主观性大小分为重主观性、重客观性、将主观性与客观性结合起来三类.任何一类目标的确立都是对前代的批判与否定.研究经典注释史不可轻信某一目标下的评论及断语,因为典籍注释均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行为,只是存在客观性程度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45.
再读跨湖桥     
在《跨湖桥》考古报告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浮选、孢粉和非孢粉微化石、PIXE技术和拉曼光谱等多种分析手段,对跨湖桥遗址的人工制品和生态物进行了分析,复原了当时人类的居住环境及变迁、古食谱和制陶技术,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探讨了先民的生存方式。文章认为,8000年前跨湖桥的富裕环境很可能促使复杂采集狩猎经济的发展,并出现比较复杂的社会结构,而水稻栽培和猪的驯养很可能与这类社会常见的仪式和宴享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46.
论文梳理了从晚清、民国、新中国政府等不同时期中国官方语言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认为晚清政府开启了管理海外华文教育的先河,使得中国官方语言改革的成果可以通过华文教育更有力地传播到海外。民国时期的国语教育主要是依靠国内语言政策和海外华文教育机构共同实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取消了"双重国籍"政策。普通话、汉语拼音和简化字主要是由中国国际移民的迁移影响到海外华文教育的。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汉语国际声望的提高,普通话、汉语拼音和简化字在海外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此过程中,民族共同语教育对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敏 《史学月刊》2003,(5):21-28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变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起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东汉末年以来自然环境变迁是西晋灭亡和十六国割据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由于全球性寒冷干燥期的出现,我国北方沙漠面积不断扩展,各游牧民族原有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于是纷纷南迁,起着西晋统治集团内乱之际,夺取了政权。  相似文献   
48.
公元5世纪初,柔然崛起于大漠。在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其威胁的情况下,为了防御柔然的侵扰,北魏先后3次大规模修筑长城。但是,长城作为单一的防线无法长久地阻挡柔然的骚扰和南侵,因此,北魏设置了众多军镇,构成统一有效的长城——军镇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49.
魏敏 《东南文化》2012,(2):119-123
观众研究是现代博物馆学的核心内容。西方博物馆学通过对观众行为模式观察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来剖析博物馆观众阅读行为的特点。相关研究成果表明,观众自身的认知体系主导着包括阅读行为在内的博物馆观众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博物馆体验。文字风格和形式设计影响着观众对博物馆展览文字的阅读行为。而针对具体展览的目标观众调查和展览评估应是进行展览策划和文字撰写的前提,是构建"高效"的博物馆展览文字的关键所在,却也是目前中国博物馆展览策划中的重要缺环。  相似文献   
50.
申峻霞  张敏  甄峰 《人文地理》2012,26(1):29-33
本文以消费社会和网络社会为背景,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出发,运用符号学方法,对南京"淘淘巷"网络实体街区这一消费空间的建构与扩散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符号是消费空间特色塑造的重要路径,但消费空间的扩散并非简单的符号复制过程。揭示了网络实体消费空间作为一种半组织性的社会空间,其内涵的社会关系和运行的内在机制才是它得以存在的内因。网络实体街区这一消费空间是一种超越符号的存在,并非完全归结于符号的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