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首轮部分地方志书缺著述志(又称艺文志),这已成为新编地方志工作的一项缺憾。历代旧志编纂均十分重视艺文志,其内容在志书中占很大比重,而且大多由学者执笔撰成,所以新编地方志著述志不可或缺。著述志编纂最关键是立凡例和设计篇目。编纂著述志应注意取舍,图书分类,著录,按人写还是按书写,如何通过书目反映文明成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2.
倪进 《东南文化》2011,(1):118-123
书画鉴定,其目的在于辨真伪、明是非.鉴定是一种主体化的反应心理,是心灵与心灵的悄然交流,是鉴定者与创作者的悄然对话.书画鉴定者在鉴定的过程中,其心理机制和书画创作者应该是基本一致的.书画鉴定的心理机制包括心理特征、心理图式、心理倾向、心理定势和心理结构中的潜感觉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望令书画鉴定由经验走向科学探索路...  相似文献   
143.
沟湾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显示,植物资源在聚落生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可能较低。农作物以黍、粟、稻为主,从仰韶一期到石家河文化时期,黍都占绝对优势,而稻的数量或出土概率在仰韶四期和屈家岭文化时期虽然曾经显著增多,但都始终没有超过黍。屈家岭文化时期发现了大麦。先民农业活动以外可能还采集野生植物。沟湾遗址的植物遗存分析为了解该地区农业发展及野生植物利用情况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4.
靳彦乔 《收藏家》2011,(9):35-40
一.神秘的中国玉文化 玉器在中国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品,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上都发挥过其他艺术品不能取代的作用,中国古代玉器承载着颇多的文化内涵,并蒙上了一层使人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这就是中国独有的玉文化。  相似文献   
145.
城市绿地服务功能的居民认知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爽  王丹  王进 《人文地理》2010,25(4):55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中公共场所和自然元素,担当着多种功能。而居民对城市绿地各种服务功能的认知度受到自身主观因素和所处绿地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对南京市居民绿地服务功能认知进行调查,从居民绿地服务功能重要性认知、服务功能感知两方面分析居民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居民对各服务功能的感知程度与其重要性认知结果大体一致,对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感知度低于其主观重要性认知水平;居民自身主观因素中的年龄和文化程度、所处绿地数量和植物种类对居民的感知程度和重要性认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6.
金申 《中原文物》2005,(2):85-90
山东博兴出土的带有北魏太和年款和制作地点的金铜观音立像甚为重要,这为这类小铜像树立了可靠的断代标尺.本文依据此像和国内外现藏的同样式观音像探讨了这类形式立像的起源、地域分布及样式异同并论及了此后这类像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47.
金申 《东南文化》2005,(6):71-75
中国僧史传内几乎每位名僧多附有灵异故事,如能予卜凶吉、咒敌退兵、治愈顽症等。尚有另一类僧人其共同特点是玩世不恭、举止颠狂,能吟诗作画、行为怪异且蔑视戒律,嗜酒食肉,被人称为颠僧、狂僧。这些附有神异故事和行为怪诞的僧人被统称为神僧。他们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深远,至今不衰。  相似文献   
148.
跃进 《东南文化》2003,(3):78-78
“暗香浮动月正圆”端砚,质地优良、构图巧妙、雕工精湛,实为端砚之上品。  相似文献   
149.
王充在其《论衡》一书中,不仅有对史学功用的独到见解,对虚妄经传的严肃批判,而且为了达到这些史学效果,他运用了大量史学方法,如“效之以事,考之以心”的实证方法、推理方法、比较方法、考信方法等等,可谓宏富,论证严谨、详实,很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50.
日本的FTA战略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第3次FTA浪潮的掀起,日本的通商政策开始出现转变。从以多边体系为中心的通商政策,逐步转向双边、区域、多边共同推进的多层次的通商政策。日本在本地区推行以本国为中心的FTA战略,战略设计上置中国于优先顺序之外,协定内容中将农产品最大限度的采取例外处理,政策制定上又受到传统的战略盟国美国的牵制。在今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及中日FTA问题上,日本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问题仍将是主要障碍。而且,中日两国争相与东盟缔结FTA的结果使东盟的中心地位更加明显,长期维持这种结构会导致贸易和投资转移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