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传统的人工掏挖装箱搬运分块过多,为尽量减少对土遗址本体的干预,本研究提出了采用机械切割方式对土遗址进行分块的方法。以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F12房址"搬迁保护工程为背景,设计了机械切割设备,试验初探了机械切割在土遗址搬迁保护中的应用,对水平切割速度、牵引力及设备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改进机械切割方案,成功应用于房址整体搬迁保护工程。研究表明:机械切割技术可应用于土遗址搬迁保护,有效减少分块数日,降低搬迁作业对遗址的损伤,可为相似的文物保护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2.
Shi  Jie  施傑 《东方研究杂志》2013,61(2):263-293
Located in present-day Jiaxiang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Wu family shrines built during the second century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25–220) were among the best-known works in Chinese art history. Although for centuries scholars have exhaustively studied the pictorial programs, the frontal-pose female image situated on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central pavilion carved at the rear wall of the shrines has remained a question. Beginning with the woman's eyes,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at the image is more than a generic portrait (“hard motif”), but rather represents “feminine overseeing from above” (“soft motif”). This synthetic motif combines three different earlier motifs – the frontal-pose hostess enjoying entertainment, the elevated spectator, and 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By creatively fusing the three motifs into one unity, the Jiaxiang artists lent to the frontal-pose lady a unique power: she not only dominated the center of the composition, but also, like a divine being, commanded a unified view of the surroundings on the lofty building, hence echoing the political reality of the empress mother's “overseeing the court” in the second century during Eastern Han dynasty.  相似文献   
103.
丁山 《收藏家》2012,(9):59-60
高39、宽26.8厘米。 薰炉由器盖和炉身两部分组成,为点燃香料后投入炉中,合盖后使用。炉取分裆鼎式,口沿纹饰系规矩的云雷纹,器身饰缠枝莲纹。三足皆采用圆雕手法铸成象首形,阔耳长牙,垂鼻为鼎炉之足;面额缰绦璎珞相交处结宝相花图案,备节点镶嵌红、黄、蓝、绿、紫五色宝行。鼎炉两耳分铸后铆接,㈤为象酋形,以高扬的象鼻为鼎炉双耳。  相似文献   
104.
丁山 《收藏家》2012,(8):87-88
清三代的彩瓷工艺堪称中国古代瓷器的巅峰,从康熙到乾隆朝的五彩、斗彩、珐琅彩、"洋彩",都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五彩和斗彩是继承和发展明代成就的结果,珐琅彩和"洋彩"则属于创新的釉上彩技艺,情况也,  相似文献   
105.
For aging pipelines, corrosion gradually appears inside and outside during in-service time. However, because the uncertain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 around the pipeline and conveying material in the pipeline,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 the pipeline corrosion would be stochastic processes. This background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the pipeline. In this article, using Markov chain with absorbing barrier, a model simulat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pipeline corrosion is presented. This model divides a pipeline into several segments and obtains the distribution probabilities of the cross section areas of the segments.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method and random perturbation method are used to obtai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pipeline with corrosion.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 two pipelines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displacements and stress of the pipeline under earthquake are evaluat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Also, the results of one pipeline are compared with Monte Carlo random simulati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reasonably predict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pipeline with corrosion.  相似文献   
106.
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突破与压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线性化遗产(Lineal or Serial Cultural Heritages)是近年来国际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新理念。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明古国,拥有丰富的线性化遗产资源。在当前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大规模城乡建设过程中,线性化遗产尤其是大型线性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日益沉重的压力和不容错过的机遇,已经成为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大课题,本将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7.
随着桑地亚哥·得·卡姆波斯特拉朝圣之路(Santiago de Compostela)的成功申遗,以及近年来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呼声的高涨,跨区域大型线性遗产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在对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进行中国化的理论解读后,引入了文化廊道的理念。以西南丝绸之路(云南段)为例,在专家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地理学的方法,借助于GIS对廊道空间进行分析,提出了确定廊道范围的计算方法,并推导出文化元素"影响力半径"的计算公式;从节点、通道、域面三个方面对西南丝绸之路(云南段)的旅游空间进行了构建,并给出了廊道空间分析、构建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为西南丝绸之路旅游开发及其他文化廊道(茶马古道、京杭大运河等)的保护和开发机制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8.
张有坤  樊杰 《人文地理》2012,27(4):9-13
本文从概念、理论及因素等方面对目前在城市化空间增长约束作用的特征进行了梳理,认为目前的研究存在着区域宏观尺度的把握较少、因素集成分析较少、缺乏直接针对城市用地本身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分析等不足。笔者认为从约束角度开展对城市化空间增长上限的研究工作,关键是如何确定区域水资源安全容量、粮食安全下的耕地最小规模、可恢复条件下生态空间的最小规模或城市生产生活所需的最小生态空间规模等阈值,并提出城市化空间增长上限确定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9.
旅游发展初期的自然旅游地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分类及影响因素在文献中讨论较少。以天堂寨景区为例利用分层聚类法与多分类名义变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群体分类并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天堂寨周边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分为盲目乐观派、社区经济挂帅派、谨慎支持派、悲观反对派,分类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年龄与居住时间、居住村、现在工作。基于深度访谈数据与研究文献分析了相关因素影响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群体分类的内在机制。本研究证实了一个事实:即使在偏远的山区农村社会分化也越来越明显,哪怕是针对像旅游业这样的具体议题,同时本研究也呼应了经典社会学中的社会分层理论。  相似文献   
110.
以江南丘陵区的长沙市为例,以1989年和2013年的Landsat TM影像及DEM为数据,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沙市1989-2013年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的过程、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村居民点密度不断加大,居民点空间扩展特征显著,但居民点布局较为分散;②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低地指向性特征明显,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农村居民点地域分异特征较为显著;③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道路和河流指向性特征明显,距离道路与河流越近,农村居民点面积越大,反之则越少;④自然环境决定了长沙市农村居民点总体空间布局,同时,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交通条件、政策制度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