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汪道昆的谱本宗与宗法收族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济 《史学月刊》2006,8(7):100-107
徽州为明清宗族制度发达地区,这也是徽州士大夫文人宗法制度庶民化努力的结果。宗法制度庶民化并不仅仅是宗法制度贯彻实践的问题,也包含士大夫文人对民间宗族建设活动的宗法理论解释。汪道昆的谱本宗主张及其修谱活动就是建立在民间宗族的祖先谱系文化基础之上,反映了世家大族的独立性追求与以村落宗族为中心的社会现实;其强调的亲亲收族是对谱本宗活动的宗法理论新解释,民间宗族建设实践推动了宗法制度的庶民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华侨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独特而又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她的产生、形成、嬗变和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在这段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民国时期是华侨高等教育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国民政府将暨南学校升格为国立暨南大学,开辟了华侨高等教育新的纪元。政府对一所高校的举措,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状况。研究暨南学校走向国立暨南大学,华侨基础教育发展成为华侨高等教育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探讨侨务政策与华侨教育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与改进今日之华侨高等教育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方志与城市化推进中的文化记忆抢救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地方志工作需要致力于“文化记忆抢救工程”这样一个领域,这个工作是各地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城市化高潮来临的情况下,建设与保护是一对共生的矛盾,“文化记忆抢救工程”的急迫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抢速度。  相似文献   
14.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景观与环境动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吉  邓文 《四川文物》2006,(5):44-50
岷江上游位于我国西南横断山脉东缘,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鲜明,是藏彝民族走廊中最独特的一个区域。本文以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为时间断面,从文化景观的角度,探讨文化源流、聚落建筑、生产生活、文化习俗以及文化传播等要素的呈现,并分析背后的环境机制以及景观呈现对环境的响应。  相似文献   
15.
沈寂 《安徽史学》2006,(1):78-81
刘铭传在台湾视番民为朝廷赤子;实施新政,提倡以商立国;兴铁路、挖煤矿均取得卓著成绩;首创近代邮政竟早于大陆.因知识局限,终仍袭乃师"官总其纲".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诗:“马盂山西有落霞”。《辽史·地理志》:“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来,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氵黄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马盂山的名称始见于辽代,乃辽域著名山脉,以至于后来的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诸多相关史料记载也多有涉及。按《辽史·地理志》和《嘉庆重修一统志》的记载,马盂山有两处,一处在辽代上京道临潢府域内,另一处在辽代中京道大定府域内①。本文所涉概指辽代中京道大定府域内之马盂山。阅读史料,历代关于马盂山的记载常有出入,或者名称出现变…  相似文献   
17.
18.
也谈巴蜀货币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蜀国未铸币。见于列国遗址的桥形铜片非货币而为铜璜,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术界的共识。但随着近十几年巴蜀青铜化大发现,这一问题又被提了出来。本先是重新审视了各地桥形铜片的出土环境(部位、伴存物件)、形制特点和存在时限,判定它与配饰品关系多多,并找到它在商周组玉佩的发展与衰减中的位置,遂确认它源于玉佩中的璜。为规范物定名,建议统一命名为铜璜而不再它称。最后,从巴蜀国的时代背景、经济化状况及其同周边国家关系、货币铸行规律等多方面考察,认为巴蜀国可能仍处在实物货币阶段,使用盐、帛(赛布)类为交换媒介。  相似文献   
19.
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的15世纪中叶青花方胜纹绣墩,体量较大,器形特殊,出土时破损和缺失严重,修复难度较大。本研究通过分析传统考古修复中石膏作为补配材料的局限性,利用3D扫描打印的优势,设计采用新颖的高强度透明树脂取代传统修复补缺材料,并且结合特制的加固装置完成对大型青花绣墩的考古修复,满足了后期研究与展览的需要。本研究提出了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3D打印补配大件异形陶瓷器的修复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0.
2000年4月,西北大学基建处在校北门两侧修建博物馆综合楼和教学九楼开挖地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灰坑和水井遗迹.文博学院考古专业的师生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对所发现的遗迹进行了抢救性地发掘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