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K. LI  C. CAI  H. HE  L. JIANG  L. CAI  L. XIANG  S. HUANG  C. ZHANG 《Geofluids》2011,11(1):71-86
Petrographic features, isotopes, and trace elements were determined, and fluid inclusions were analyzed on fracture‐filling, karst‐filling and interparticle calcite cement from the Ordovician carbonates in Tahe oilfield, Tarim basin, NW China. The aim was to asses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palaeo‐waters in the carbonates. The initial water was seawater diluted by meteoric water, as indicated by bright cathodoluminescence (CL) in low‐temperature calcite. The palaeoseawater was further buried to temperatures from 57 to 110°C, nonluminescent calcite precipitated during the Silurian to middle Devonian. Infiltration of meteoric water of late Devonian age into the carbonate rocks was recorded in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fracture‐ and karst‐filling dull red CL calcite with temperatures from <50°C to 83°C, low salinities (<9.0 wt%), high Mn contents and high 86Sr/87Sr ratios from 0.7090 to 0.7099. During the early Permian, 87Sr‐rich hydrothermal water may have entered the carbonate rocks, from which precipitated a second generation of fracture‐filling and interparticle calcite and barite cements with salinities greater than 22.4 wt%, and temperatures from 120°C to 180°C. The hydrothermal water may have collected isotopically light CO2 (possibly of TSR‐origin) during upward migration, resulting in hydrothermal calcite and the present‐day oilfield water having δ13C values from ?4.3 to ?13.8‰ and showing negative relationships of 87Sr/86Sr ratios to δ13C and δ18O values. However, higher temperatures (up to 187°C) and much lower salinities (down to 0.5 wt%) measured from some karst‐filling, giant, nonluminescent calcite crystals may suggest that hydrothermal water was deeply recycled, reduced (Fe‐bearing) meteoric water heated in deeper strata, or water generated from TSR during hydrothermal water activity. Mixing of hydrothermal and local basinal water (or diagenetically altered connate water) with meteoric waters of late Permian age and/or later may have resulted in large variations in salinity of the present oilfield waters with the lowest salinity formation waters in the palaeohighs.  相似文献   
102.
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置具有明显的国家尺度重构特征。深圳经济特区在扩容过程中产生了行政区与功能区嵌套的地理空间。采用 TPSN 组合方法对深圳特区扩容不同阶段的社会空间特征进行比较,发现,不同阶段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嵌套空间,并且 TPSN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嵌套空间生产与重构的直接动因包括资源协同效应、政策协同效应和综合协同效应,以政治动员网络为主的网络维度在嵌套空间生产与重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研究结果表明,对我国嵌套空间的研究深化了国家尺度重构理论,而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制度供给进一步收紧的背景下,嵌套空间可视为一种新型的行政区划改革与调整手段。  相似文献   
103.
为寻找适宜砂岩石窟岩体裂隙灌浆的材料,进行了基于仰韶水泥的砂岩石窟岩体裂隙灌浆材料室内筛选。研究表明,以烧料礓石为胶凝材料,以偏高岭土、石英砂为填料的浆液可作为砂岩石窟裂隙灌浆的初选材料。进一步试验表明,当浆液材料添加总质量10%膨胀剂后,最优的配比为烧料礓石、偏高岭土、石英砂以质量比1∶0.6∶0.4,最佳水灰比为0.5~0.6。针对该配比的灌浆材料开展物理力学特性测试及耐候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种配比的浆液结石体除具有孔隙率大、收缩小、强度好的特点外,还具有较好的抵御温湿度循环、冻融循环及盐碱侵蚀等的能力,是一种较为适宜的砂岩石窟裂隙灌浆材料。研究结果也可为类似石窟岩体裂隙灌浆材料的选择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4.
江沛 《安徽史学》2013,(1):39-47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拯救民族危机与向现代转型是发展的两条主线,由此形成了既要反对西方侵略、维护民族尊严,就要倡导中国文化独立性,反对西方文化传入;既要开放中国,学习西方以融入世界,就必须反对民族主义思潮,批判传统文化的相互矛盾的双线走向。在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战国策派"主要人物与追求自由主义信仰的众多知识界人士一样,在思想理念上发生了迎合民族主义思潮的转变,倡导"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呼吁个人自由暂时让位于民族自由,为时势所迫主张集权政治,并将民主政治与民主主义硬性割裂。救亡与启蒙的两难,观念与现实的冲突,自由主义内核与民族主义外衣的交织,在战国策学人论述中表现十分突出,也是那个动荡时代知识群体中思潮繁杂现象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105.
基于五级态度量表的张家界旅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又春  李建华 《人文地理》2010,25(1):143-147
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塑造目的地良好形象是吸引游客、培养游客忠诚度、增加回游率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策略。而实现这一策略的关键就是要明确目的地服务项目重要性程度与游客满意度的关系。本文以张家界为调查点,运用问卷调查和"坐标分析"方法,检验了游客对张家界旅游服务项目的重要性程度与游客满意度的相关性。游客认为重要性程度高的项目是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多样性、安全设施与服务以及交通条件,而满意度高的是自然风光、交通条件和旅游景点的多样性。张家界在进一步旅游开发中需要在民族文化多样性、当地人的热情好客、饮食特色、购物以及住宿条件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6.
借助ENVI和GIS技术对大连市1990年以来遥感影像资料及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建成区扩张的时空演变及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大连市区建设用地扩张1.34倍,以东北为主要拓展方向。1990-1995年扩张速度和扩张贡献率最大,城市空间不规则扩张;1995-2005年城市以填充式发展为主,边界逐渐规则;2005年以来进入了新一轮的建设用地扩张时期。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作用趋于弱化,政府决策行为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尤其是金州区与新城区(开发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大连市区建设用地扩张有明显的牵引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隅的沿江沿海交界处,位于我国一级开发轴线"T"型的顶点,与上海隔江相望。南通市域城镇形成和空间结构演变是伴随着陆地的不断长成而自西北向东南推进,城镇数量由无到有,城镇空间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城镇规模由小到大,城镇联系由松散至紧密。历史时期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三阶段:城镇空白阶段,城镇形成阶段,中心城市出现阶段等。南通市域城镇的最初形成与煮盐业、水运及海防等因素密切相关,故城镇多沿海岸线呈不规则的弧形分布,沿运河均匀分布。中心城市通州形成后,挣脱了对扬州和泰州的依赖,在行政上与其并列,城镇多沿通州城分布。  相似文献   
108.
宋朝政府购买资金的调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朝政府购买资金的调拨采取了实物运输、信用汇兑、异地结算、截留上供、动用系省封桩钱物等多种手段,并且分别表现出了实物调运的“轻赍”化,便钱汇兑和异地结算的信用化,截留上供、动用系省封桩钱物的本地化等趋势性特点。这些情况,既体现了财赋周转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制度取向,也反映出宋朝的财政分配不仅在收支方面与商品货币经济联系密切,而且在调拨周转方面也对市场交换、信用制度的发展及商业资本的运营有很多依赖。  相似文献   
109.
姜涛  李军 《敦煌学辑刊》2005,(1):158-176
据笔不完全统计,2004年中国大陆地区共出版敦煌学专46部,发表论593篇。本将分专和论两部分对是年的敦煌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介绍。其中论部分以献研究、石窟艺术与考古、学与语言研究、史地研究、宗教研究、敦煌学史、书评与序言、研究概述与学术动态、数字化研究、石窟保护、其它等专题分类索引,以供学界查询。  相似文献   
110.
武汉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设立的空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法、Ripley's L函数、标准差椭圆、Voronoi多边形和空间句法,系统分析武汉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设立的空间效应,包括整体空间效应、服务范围及服务人口效应、可达性及穿行性效应。结果表明,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设立:1使图书馆由单一集聚核心向多集聚核心转变,使图书馆空间集聚程度加强,整体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方向向"E-W"方向顺时针旋转;2使图书馆的服务范围缩小,服务人口压力减小,但其长尾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3使图书馆的可达性略有提高,但使其穿行性显著增强,正在从根本上将读者获取图书资源的方式由"读者围着资源移动"转变为"让资源围着读者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