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篇
  免费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正>刘家洼遗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2016年底,部分墓葬被盗,后追缴文物400余件(组),包括鼎、簋、壶等青铜重器,表明此地应是春秋时期的一处高等级墓地。2017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刘家洼东Ⅰ区、东Ⅱ区与西区(鲁家河)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相似文献   
23.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殃及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许多民族生活中留下深刻痕迹,根本地改变了国际局势,严重地削弱了资本主义共同陣綫,大大地加强了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近十年来,资本主义各国出版了很多关于第二  相似文献   
25.
百越民族与端午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历五月初五,为民间端午节.《月令广义》卷一:“五月初五日端阳节.”《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仲夏端五,端,初也”.端午节亦名端阳节,端阳之日.民间崇尚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佩五色丝线香包,门上挂香艾符录,贴钟馗之像等习俗.据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五载:“南方民又竞渡……在北舳舻少.罕有此事.”可知,端午习俗源于中国南方.对这一论点历史上似无甚争议.至于起源于南方的哪一个民族,哪一个朝代,争议颇多,尚无定论,如:起源于越王勾践训练舟师之说;起源于吴王夫差与西施戏水之说;还有为纪念吴臣伍子胥之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之说;最为群众所接受的是凭吊屈原之说.笔者在纵览古越族资料及考古新发现的材料中,认为端午习俗起源于百越民族.百越民族分布在我国境内的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岭南及云贵川等省.那里河流纵贯,湖泊密布、山岭绵亘,气候温暖,是草木茂盛的泽国水乡.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他们与“舟”结了不解之缘.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及良渚文化中都出土了划舟的木桨.据考古材料,铜鼓多出土于长江以南的西越地区.东越的苏、浙、闽地区虽无铜鼓发现,但有以“铜鼓”命名的山名和地名,江西省西北部有  相似文献   
26.
1988年秋,我正在苏州访问,一些中国的钱币学家问我,能否辨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票上的西式签字。虽然在去中国以前,我试图认出这些签名已经有些年了,但当时还无法做到。事实上,我正希望中国能有人帮我认出这些签名!经过两年多的研究,现在我已经能够释出某些签字了。  相似文献   
27.
70年代和80年代军人统治在南美洲的盛行严重地阻碍了该地区地理科学的发展.独裁统治者曾两度在阿根廷出现,第一次是1966—1973年,第二次是1976—1983年.独裁统治于1964—1984年在巴西出现,于1973—1985年在乌拉圭出现,而智利和巴西至今仍为独裁主义者所统治.本文将简要地介绍一下近几年来乌拉圭地理的发展情况和这个国家自重新获得民主制度以来在地理各个领域的研究情况.乌拉圭的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都具有其显著的特点.乌拉圭首都为孟特维德亚,全  相似文献   
28.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people's beliefs about the causes of marital instability in a rural population cohort in south-west Uganda. Results from a baseline survey of HIV-1 infection in the cohort of over 4,000 adults (over 12 years old) showed a twofold increase in risk of infection in divorced or separated persons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are married. A purposive sample of 134 respondents (seventy-two males, sixty-two females) selected to represent different ages, religions and marital status were asked i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o comment on the reasons for continuing marital instability in their community. The most common reasons suggested for marital instability were sexual dissatisfaction, infertility, alcoholism and mobility....HIV infection was not mentioned as a direct cause of separation, but a small independent study revealed that seven out of ten couples separated on learning of a positive HIV test result of one or both partners. Marital instability is not uncommon in this population; there is evidence that HIV infection is making the situation worse." (SUMMARY IN FRE)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