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The bronze wares of the Han Dynasty excavated in Chongqing are decorated with plating patterns, maintaining an exquisite lustre right up to modern times after the covering patina is cleared away. In this paper, a plated fragment of the Han Dynasty from the Wushan County Museum was characterized by combining optical microscopy (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ith X‐ray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metry (SEM–EDS), 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 (XRF),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ronze fragment was gilded with a ~ 3 μm thick gilded layer and a ~ 20 μm thick silvered layer.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Hg and Hg‐rich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mercury gilding/silvering technology, for example, Au9Hg in the gilded layer and Ag13Hg7 in the silvered layer. An ordered stripe structure was observed in the gilded surface, correspon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rod‐like, intermetallic Au–Hg compounds. Specifically,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Au was detected in the silvered layer. The exploration of gilded/silvered bronze casts light on this ancient technology and the benefit of identifying, protecting and reproducing it.  相似文献   
72.
伴随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西学东渐"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质。1930—1952年间震旦博物院在上海的科学知识传播工作即体现了西方科学在异质文化中柔性扩张的具体历史过程。震旦博物院通过科学出版活动,将其在中国完成的地域性标本收集成果纳入欧洲科学知识体系;通过科学教育工作,培养出一批在"文化相遇"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天主教精英;通过科学知识普及,繁荣上海城市文化,增进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和宗教的了解。怀有极度文化自信感和优越感的耶稣会士以震旦博物院为中心开展"文化移植"并试图改造中国,客观上也促进了上海科学文化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3.
论文利用中英文资料,以仰光唐人街为出发点,探讨缅华社会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殖民地多元种族下的传承和变迁。尤其借助1923—1924年英印总督访缅这一背景事件,剖析华社在这一帝国正式场合上的表现和各方反应,并借此探讨20世纪20年代缅华社区的结构、冲突和转型及其与殖民地主流社会的政治互动,展现缅华这一个既有南洋华侨华人共性又不失本土特色的亚洲移民群体及其殖民经历。  相似文献   
74.
为探讨研究博物馆古墨保存方法、损坏机理和修复技术,做好古墨保存工作,尽可能延长古墨的保存寿命,走访调查了6家传统制墨企业及其技术人员,基本了解了我国传统制墨业的传承发展情况,进一步了解了墨的传统制作工艺和保存方法。调查结果摸清了古墨发生严重粉碎性酥解的主要原因是受潮和干燥不当,收集了多种修复墨表面所产生的“墨霜”、细小裂纹和断裂墨的常用工艺,揭示了古墨保存质量与制墨材料、加工工艺、保存环境、日常养护等的关系,明确指出良好保存古墨的关键在于控制保存环境和做好日常养护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古墨保存综合性科学研究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75.
1928——193O年中国国民党党员总登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青 《民国档案》2006,(3):83-86
1927年4月,国民党开始“清党”,其中,党员登记是“清党”、整理党务的中心。国民党意欲通过此举纯化党员成分,强化党员意识,统计全国党员数量。经过党员总登记后,国民党党员数量、社会结构及党员分布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76.
易立 《文物春秋》2006,(5):46-51
本文先就中原地区出土材料,指出陶瓷风首壶与金银制品之间的联系,随后关注了北方唐基及同时期外销陶瓷品中所见同类器,并对相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7.
三分屯遗址位于凉山州冕宁县城厢镇三分屯村西南约1公里处,该遗址南北长558米,东西宽75米,位于南河与东河交汇处的一级台地上,1975年四川省金沙渡口段、安宁河流域联合考古调查队首先发现了该遗址。1987年6月文物普查时又详细调查了该遗址。  相似文献   
78.
李怡苹 《文献》1998,(1):50-58
在古籍分类中,自<隋书·经籍志>以后,将文献分为经、史、子、集,以次部类.古代文学书籍均著录于集部当中,又有别集、总集之分:别集以存人为主;总集以存文为主,在四部典籍内,集部数量大大超过经史子三部.所谓别集,是与总集相对而言,即将个人诗文汇合为一编行世.  相似文献   
79.
本文经过对《敦煌名族志》内容研究考订,结合《新唐书》、《旧唐书》进行研究,认为《敦煌名族志》撰写时间是开元十一年到开元十五年之间,敦煌地区的张氏来源主要有清河、南阳、安定和江东,主要部分是南阳和清河,从唐朝初年,吐鲁番地区已经将南阳与清河混为一起,张淮深封爵南阳郡开国公之后,很多清河张姓改称郡望南阳.  相似文献   
80.
为考察丙酸钙作为新型脱酸溶质、水-乙醇作为混合溶剂用于纸质文物脱酸效果.针对不同质量丙酸钙的水-乙醇饱和溶液、不同的水与乙醇的质量比、去酸溶液的量及纸张在溶液中浸泡的时间等因素,对纸张脱酸效果的影响做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内酸钙为3g的水-乙醇饱和溶液用于纸张脱酸具有较好的效果,纸张在该溶液中浸泡后pH值为7左右,且自然干燥速度快,基本不发皱、不变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