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9篇
  7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雨夜出租车     
马钧 《中国土族》2008,(3):38-38
二十年前,我在大学教书。有一年的夏天,我所在的教研室正忙着准备搞一次高等院校的美学研讨会。给我具体指派的任务就是晚上去火车站接一位老教授。  相似文献   
82.
83.
史前小型玉璧主要发现于东北与环太湖地区,两地渊源有自,独立发展,其中东北地区到红山文化中晚期发展成大小有序的组璧,而环太湖地区则被大型玉璧所取代,均成为当时原始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中下游地区则既吸收了红山文化的因素,也吸收了良渚文化的因素,此种兼容并收的开放胸怀最终导致了本地区率先迈入文明的门槛。  相似文献   
84.
商末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变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晖  黄春长 《史学月刊》2002,2(1):13-18
新石器时代到商代黄河流域的气候属于温暖湿润期;商代后期气候出现厂干旱化,导致了古公亶父迁岐,文王迁程迁丰,帝乙帝辛时不断向南方发展;而商末的旱灾和饥荒是周武王克商的直接导火索,导致商周之际的改朝换代。商末气候环境的变迁对其时社会政治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85.
86.
试论民俗演化与人地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洪元 《人文地理》1992,7(1):18-23
人地关系起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民俗演化与人地关系发展在历史进程、影响因素、区域差异、发展趋向等方面的一致性,探索协调人地关系的新途径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
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文章首先综述了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有关理论,指出了研究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重要意义,接着,作者以南京市为例,在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南京市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及旅游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开拓南京市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
3S技术在遗址探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遗址探查方法,普查难度大,影像上不能直接识别小型遗址.为此,应用3S技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遗址探查中的作用和优势,提出了基于地物空间关系知识、多源信息复合探查的思路.应用结果以巢湖柘皋区为例,将该区遥感图像中提取的古河道信息层和数字化后的地形图上标注为独立物(其中包括已知、疑似遗址点)层叠合,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总结已知遗址点的分布规律,筛选出疑似遗址点,并将其GPS定位信息与近期巢湖文物管理部门野外实测记录对比,提取的疑似遗址点中包含了普查记录的遗址.3s技术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为考古普查工作节省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89.
西藏壁画表面大多刷有保护涂层。据记载,其材质主要是桐油、牛胶或清漆等。但目前,对该涂层材质科学的研究却较少,不利于后期保护修复。为配合拉卜楞寺壁画保护修复项目,本研究以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等分析手段,对甘肃夏河拉卜楞寺弥勒佛殿、时轮学院主殿壁画的涂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处佛殿壁画涂层可确定是一种干性油,种类与桐油较接近。但由于西藏壁画在材料和工艺上的独特性,材料老化等因素,拉卜楞寺壁画涂层在组成和结构上,与现代桐油有一定差别,表现出一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后期修复,可采用性质与西藏传统涂层材料接近的干性油,例如桐油,作为新的壁画表面涂层材料。  相似文献   
90.
Epipaleolithic/early Neolithic settlements at Qinghai Lake,wester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ansitions from terminal Pleistocene Upper Paleolithic foraging to Holocene Neolithic farming and pastoralist economic orientations i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are exam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pipaleolithic sites located near Qinghai Lake, Qinghai Province, western China. Jiangxigou 2 is an artifact-rich, multicomponent midden site with the main period of occupation dating ca. 9000–5000 cal yr BP, containing abundant flaked stone artifacts includ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microlithic tools, abundant faunal remains including gazelle, deer, and sheep, and a small number of ceramics, including the oldest know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Heimahe 3, on the other hand, is a brief hunter's camp dating ca. 8450 cal yr BP, with evident affinities to late Upper Paleolithic camps in the same region that date several thousand years older. The two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sites are probably nodes within a single Epipaleolithic foraging system that developed on the margins of the high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 and that served as a basis for colonization of the high-altitude Plateau at that time. Jiangxigou 2 appears to be connected to early Neolithic agricultural settlements along the upper Yellow River (Huang He) drainage during the middle Holocene, and may provide insights into forager–agriculturalist interactions that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astoralist system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