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We have investigated change in subsistence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agriculture in the site of Jiahu, Henan Province, China, using stable isotopic analysis of collagen and apatite in human bones. Millet agriculture is well documented at drier high latitudes of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while rice agriculture predominated at wetter lower latitudes of the Yangtze Valley region. The early Neolithic site of Jiahu lies near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drier north and wetter south. Archaeobotanical evidence shows that rice wa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diet at Jiahu, but its δ13C value is similar to that of other foods, and therefore cannot be conclusively identified by carbon isotope analysis. Foxtail and broomcorn millets are the only C4 crops known for the Chinese Neolithic. Because of their high δ13C values, their consumption can be evaluated by stable carbon isotope analysis of human bone. Collagen reflects mainly the δ13C value of dietary protein, and apatite accurately records that of the whole diet. Isotopic analysis of 15 well-preserved samples from three periods shows that collagen δ13C values were very low for almost all individuals, suggesting C3-based foods dominated their diets. However, apatite carbonate δ13C values and δ13C spacing between collagen and apatite (Δ13Cap-co) indicate that millet may have been a minor component of the diet in this region. Individuals, who consumed the smallest amounts of animal protein, as indicated by low δ15N, generally had the highest apatite δ13C values. Archaeobotanical evidence for millet at Jiahu is needed to support this interpretation.  相似文献   
22.
黎虎 《史学集刊》2006,(4):13-21
在论证魏晋南北朝时期“吏户”问题时,论者提出了一系列相关说法,例如一经为吏,便“世代为吏”,因而“吏户”具有“世袭性”;“吏户”必须解除“吏名”或“吏籍”才能获得解脱而上升成为“民户”(平民);“吏”经常遭受长官的鞭打、虐待,表明“吏”的身份十分卑贱;“吏户”的数量非常多,如东晋时仅“司徒吏”就有二十余万等等。这些说法并不符合客观历史实际,有的是曲解史料。由此可见用“吏户”论的观点是难以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关文献记载的,它几乎与这个时期的相关史料相互矛盾,无法自圆其说。原因就在于“吏户”论并非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23.
现如今,“不确定性”开始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学术界对非确定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对自身生存状况所做的新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对知识问题进行了更为深人的反思。美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伊曼纽尔&;#183;沃勒斯坦的《知识的不确定性》(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就属于后一种类型。该书从学科组织结构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知识活动的哲学前提和知识结构社会背景的深人考察,向我们展现了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相互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学科组织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4.
中日文学特质的差异是灼然显在的,本文追本溯源,通过对《诗经》和《万叶集》的分析比较,探讨了中日文学在诗歌的社会道德功能、咏歌爱情与自然等方面所表现的差异性及其所自。  相似文献   
25.
岳珍 《文献》2004,(3):98-116
唐人杜佑的二百卷《通典》是古代第一部政典类著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理道要诀》十卷则是杜佑为方便阅读摘录《通典》而成的一部纲要性著述.从表面上看来,由于《理道要诀》的内容摘自《通典》,在《通典》原书尚存的情况下,该书似乎没有独立存在的文献价值.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明代以后,该书即已失传.  相似文献   
26.
户晓辉 《民俗研究》2008,(4):271-272
近日读到谢国先博士对拙译《民俗解析》中《民俗的精神分析学研究》译文的中肯批评(载《民俗研究》2008年第2期),我一直处于深度震惊、自责和羞愧难当的情绪之中,我的震惊不是来自谢国先博士指出的那些词义选择方面的问题(因为这些或有可商,不一定构成实质性的误译),而是来自他指出的那些被我妄断出来的低级错误。  相似文献   
27.
咸淳《毗陵志》是宋元时期著名方志,在地名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它共载地名986条,释源地名166条(不含别名),释名率高达16.8%,地名文化色彩浓。它对地名的音、形、义均作考释,且地名渊源解释详尽。此外,一些地名还能考补正史、辑录佚文,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8.
定宜庄等著<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历史文献、人口统计与田野调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以下简称<辽东移民>,引用此书时,仅标页码)是一部研究清代辽东被编入八旗的汉人移民及其社会的力作.全书正文十章,外加"绪论"、"附录"和照片、图表共计约350页、35万字.诚如该书副标题所示,作者研究的主要是清代历史,却借鉴了现代社会科学的实地调查方法来解读历史文献,关注的不局限于历史上的旗人而且也纵向延伸、涉及到了他们的后裔以及这些当代人的历史意识和族群认同.通过作者们深入细致的艰苦工作,<辽东移民>在满族史和清史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成绩,澄清了一些历史问题,有不少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29.
韩建武  胡薇 《收藏家》2008,(5):11-17
由陕西对外交流中心与巴黎美术馆主办的陕西秦兵马俑展于4—9月在巴黎美术馆隆重举行,此次展览由120件(组)春秋、战国、秦时期文物组成,它们是秦人兴起、励精图治、成就帝业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30.
20世纪上半叶,因海内外市场需求等原因,在浙江龙泉的宝溪、八都、木岱口一带出现了几家仿制南宋、元、明时期龙泉窑青瓷器的小型怍坊,部分产品则属创新之怍。龙泉市博物馆收藏了少量作品,其中以宝溪张高岳所制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