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关于"夜草为灰"一语的解释值得商榷,时贤的一些解释也不尽可靠,"夜草为灰"的"夜",应读为"燕",意思是"烧",此语的意思是烧草为灰.  相似文献   
142.
邢昭 《神州》2011,(3X):91-92
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多探究的时间。对此我们务必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改传统知识传授为探究能力培养,改传统教师中心为学生主体,改单纯智能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改平均教育为因材施教等。以期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探索一条更高效实用的语文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43.
144.
在武汉举办纪念辛亥革命逢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自1961年始,至今已举办4次。十年一度的以纪念为依托的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已形成蜚声海内外的学术品牌,同时也清晰地折射出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发展脉络。半个世纪以来辛亥革命史的学科发展,固然因为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本身具有巨大的魅力,但更与这四次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这四次深具典型意义的讨论会管窥学术会议与学科发展之互动关系,或可为学术史的探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5.
赵宏伟 《收藏家》2011,(1):13-16
在我国出土和传世的古玉器中,带钩是常见的器类。其数目众多、形式各异、造型别致、雕琢精细、纹饰华丽,令人赞叹不已。玉带钩是古人腰带的装饰,通常由钩首、钩身、钩钮三部分组成。钩首位于器之一端并向上弯曲成钩状,钩身正面为钩面,多有纹饰,钩身底一般有一钮(图1,带钩使用示意图;据燕下都出土战国铜人绘制)。  相似文献   
146.
赵榆 《收藏家》2011,(1):72-74
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艺术大师,兼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于一身。公元1864年生于湖南湘潭一个贫困家庭,原名纯芝,小名阿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等。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人称"芝木匠",27岁开始绘画生涯。先后从师萧乡陔、文少可、胡沁园、谭溥等学画,  相似文献   
147.
赵银河 《丝绸之路》2011,(2):107-108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越来越成为就业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因此,了解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8.
采用神话寓言的方式作为小说的结构,寄寓作者的某种创作意图,是中国传统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镜花缘》系清人李汝珍所著的一部颇有特色的长篇章回小说,不仅采用了神话寓言的方式作为小说的结构,而且,在这样的结构中,还十分醒目地贯穿了道教的谪仙托生母题。  相似文献   
149.
洪晓纯(以下简称洪):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您一直是东南亚和太平洋考古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学家之一。可否请您谈谈您对这个区域的研究兴趣开始于何时?以及您这40年来的研究主题有什么更动?贝尔伍德:我对考古学的兴趣始于1960年,那时我才17岁。原因是那时我阅读了一些和考古学相关的大众读物。当时,我在家乡--英国莱斯特(Leicester)的一家制鞋工厂作学徒。1963年,经过考试我获得英国政府的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那儿我学习罗马及欧洲考古直至1966年完成大学学业。  相似文献   
150.
The luminescence dating of the K-feldspar fraction is an alternative way for samples that cannot yield reasonable equivalent dose (De) from quartz fraction with very weak luminescence signal. For test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IRSL) dating of K-feldspar, luminescence dating was applied to quartz and K-feldspar fractions respectively for several Holocene samples in this study. K-feldspar apparent ages using routine single aliquot regenerative-dose (SAR) protocol, K-feldspar ages using g value correction method and ages from isochron dating method were compared with quartz ages. It is found that the g value correction method cannot give reliable ages due to the large errors induced during measurements. The isochron dating method is effective to the sample with problematically external dose rate. However, isochron dating may introduce a relatively greater error during grain sizes — De curve fitting, therefore this method could obtain low-resolution ages for Holocene samples. Even K-feldspar apparent age from routine SAR protocol is relatively younger by about 10% than the quartz age, it still could establish reasonable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for Holocene s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