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3篇
  33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论依照“女性主义——性别诗学——男性研究”研究路径,分别阐释不同研究立场的性别理论构建和发展,从“贾宝玉”身上窥见性别文学批评的演进过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贾宝玉”。但这类研究普遍地关注“受难的女性”,从而忽视了男性角色在文本中的价值和作用,或者简单地将男性角色与父权制做对等处理,因此很难全面地揭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性别诗学,可谓是女性主义自我反思的结晶。相对来说,它能更多地考虑到男性角色的文学和社会的功能意义。但这些在男性研究者来看,仍嫌不够,不能全面地解决男性面临的问题。男性研究至今还仅仅停留在社会学领域,不如女性主义那样广泛地与文学批评接触,但笔者认为,其主要理论在“贾宝玉”的性别研究上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古顺芳 《收藏家》2013,(11):71-75
2011年,大同御东恒安街一座坐北朝南向的北魏时期的偏室土洞墓出土墓铭砖、石灯、陶壶、陶罐、铁镜、项饰、金耳饰、云母片和水滴形铜饰片等器物①。墓铭砖上阴刻"崔令珎妻韩法容"七字(图1)。石灯白色砂岩质,底座上圆下方,圆形部分雕饰莲花瓣(图2)。该墓出土的大喇叭口陶壶,宽圆肩,壶身饰弦纹夹忍冬纹及水波纹,颈部施竖向暗纹(图3)。陶罐口沿外和颈下部均施三周凸弦纹,  相似文献   
43.
顾莉丹、汪少华先生《说"珽"之形制》一文论述一个古代的重要礼器"珽","珽"也叫大圭,因为事关皇家礼制,因而历来重视。文献所见之"珽",始见于《周礼·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方如椎头"说法解释"终葵首"为方形,传统的大致承袭此说。《新定三礼图》据此给出了方头略似榔头的图形。但是这种形状的圭从未见于考古发现,传世文献记载常常与考古报告相背,引起对传统文献内容的怀疑和轻视,这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问题出在对于"椎"的描写,考古出土的椎首常态是圆柱形、椭圆形或腰鼓形,而非方形,虽然有平首圭,形制亦与经学家所说不同。本文在正确释读传统经学文献后,作出了合理的训释。同时调查了大量考古实物、汉代画像石图形资料,给人以较为可信的结论。  相似文献   
44.
赵昊 《文博》2010,(5):9-14
墓向是社会丧葬观念的重要标志,往往被视作基地研究中的重要考察因素。通过对少陵原西周墓地的梳理,发现在该基地中大量存在一种墓向的"同轴对立"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应当与一定的丧葬习俗和特定的人类行为有关。同时,通过对墓向"同轴对立"现象的分析,可以扩展我们西周时期墓地研究的维度,并对已有的一些发现和认识产生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5.
1866年《南部宅地法》为了解决美国黑人自由民的土地问题制定了相对有利的宅地申请条件。然而由于缺乏申请宅地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初始资本和其他借贷来源,美国联邦政府也没有在借贷方面为宅地申请者提供相应的扶持,绝大多数黑人自由民并没有利用《南部宅地法》提供的有利条件转变为独立的小农场主。这是1866年《南部宅地法》失败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46.
论文简述了冯夏威自杀殉国与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联系及其民族英雄形象塑造的过程和重要意义。1905年华侨冯夏威为抗议美国排华政策,在上海美国领事馆门口服毒自尽,奏响了抵制美货运动的序曲,并以民族英雄的形象贯穿运动始终。冯夏威的民族英雄形象是个体自塑与社会他塑的复合体。自杀殉国与遗书自述,完成了个体自塑的描摹;各方悼念与报道宣传,实现了社会他塑的目标。其自杀动机与反美抵制行为,契合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潮流与认同需求,个人意志表达呈现出社会化、国家化、民族化的趋向。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急进发展,不仅为社会他塑提供了空间与动源,而且也认可了个体自塑的存在与价值。  相似文献   
47.
1949—1951年间,美国策划达赖喇嘛出走,破坏西藏和平解放。起初,美国反对达赖喇嘛离藏,支持噶厦抵抗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美国后来认识到不可能阻挡人民解放军的进军,因而要求达赖喇嘛流亡锡兰或泰国,不得已时到美国"避难"。《十七条协议》公布后,美国反对达赖喇嘛返回拉萨,要求达赖喇嘛在靠近西藏的地区流亡或"访问"印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达赖喇嘛最终返回西藏并通电拥护《十七条协议》。美国的企图必然破灭,西藏的和平解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48.
王昊 《文献》2002,(4):201-209
一、《中国宝卷总目》的体例及贡献 车锡伦先生主要依个人之力,赖友朋之助,穷十五年之光阴,编出了《中国宝卷总目》(为论述方便,以下均称车目)这样一部煌煌巨著,实乃研究宝卷者之梯航,裨益学界不浅,可谓厥功甚伟.车目在以往学者宝卷编目的基础上广事搜求,收罗宏富,共著录了中国国内和海外公私收藏的宝卷1579种,版本5000余种,宝卷异名1000余种.  相似文献   
49.
郝本性 《华夏考古》2002,(2):107-112
所谓盟誓 ,指人们用言辞共相约束。盟誓的言辞 ,《左传》称之为“载书”。盟与誓有时是有差别的。《礼记·曲礼》说 :“约信曰誓 ,莅牲曰盟。”盟是两个人、两个集团及其以上之间的行为 ,通常采用神秘的仪式。就是说举行盟礼 ,要杀牲歃血以表示神圣与庄重。中国古代对血有所崇拜 ,先民有血祭的习俗 ,牲血被认为有避除邪恶的功能。一件器物新成 ,要涂以牲血叫“衅”。盟誓用口饮血 ,叫“歃血” ,是取信于神的一种仪式。盟多由掌权者主持 ,称为“盟主” ,而且盟是用于加强外交 ,巩固内部秩序的重要手段。誓则常见于军旅主帅誓师、祭祀、诉讼及…  相似文献   
50.
胡浩 《人文地理》2004,19(2):84-87
本分析了关中地区城镇生活水价现状和问题,得出了城镇生活水价是不可持续的结论,即水价低于供水生产成本,水价结构不合理。在探讨可持续水价的调整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价格杠杆调节关中生活水价的措施,包括:逐步把水价调整到成本水价以上的水平,并调整水价结构,使之能反映供水成本和水资源价值;实行累进加价制度,对超定额用水征收高水价;实施季节性水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