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由传统迈向现代的进程与知识精英思维方式的转变关系密切。近代中国,理性思辨既是推动知识精英思维方式转化的核心因素,也是推动政治思想革新、民族新生的重要前提。因为,现代社会与传统农业社会不同,许多问题绝非“吃一堑长一智”旧式思维套路所能处置的。张謇是精英群体中思维方式率先西化的典型代表,他将东西方思维方式结合在一起分析思考中国的现实及将来,形成了对时局的独特看法,主张政治上要渐进与公正,教育上要独立与务实。  相似文献   
62.
63.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ults of a study of the exploitation history of the metallogenic region of the Wallis, Switzerland. Periods of exploitation in this mining district are determined by comparisons of the lead isotope fingerprint of the mines with those of dated artefacts presumed to have a local origin based on the style of craftsmanship.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silver mines in the Wallis area and illustrated by three examples of local craftsmanship: (1) silver jewellery from the Late Iron Age, (2) a reliquary shrine from the Early Middle Ages and (3) silver coins from the Late Middle Age.  相似文献   
64.
65.
66.
抗战时期中国地面防空部队探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的狂轰滥炸,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加紧地面防空部队建设,使之成为反空袭斗争的重要力量。中国地面防空部队以担负重要都市和交通线等要点之防空为主要任务,根据战局发展情况,艰苦转进,死力苦撑,在反空袭斗争中取得了一定战果,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成为防空作战中值得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67.
顾涛 《考古与文物》2012,(2):98-102
破古文字通假,形音义释读在上下文中得以密合,是第一步的基础性工作,之后必须具备文献求证的实验过程。文献求证如何有效地进行,是古文字考释的方法论问题。本文以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2008年)为举证范围,从所据文献之有效度的强弱入手,将古文字通假的文献释证法分作六种类型依次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8.
谷新春 《收藏家》2013,(3):75-80
1973年,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要来访问洛阳,柬埔寨是个佛教信仰的国家,西哈努克亲王本人也是个佛教信徒,来洛阳自然要到白马寺(后西哈努克亲王并没有来)①。赵朴初向周总理提出,从故宫调拨一批佛像、法器等佛教文物到白马寺,周总理很快即批准同意了。同年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同志带领各国使馆人员到河南参观,看到白马寺当时的状况,对外影响很不好。在这种情况下,河南省委提出并报周总理批准,于1972年对白马寺进行了一般性整修。②在得到国务院批准后,从1973年3月开始,到5月结束,洛阳方面历时3个月,用车30余辆,运回文物2300多件,  相似文献   
69.
Abstract

The Book of Job is often viewed as a story of unnecessary and undeserved suffering. A man who is “blameless” in the eyes of God is put through senseless anguish and misery simply because God and the Adversary have a wager. It is a story of a whimsical God who does not understand or care about human beings and their sufferings, and of an insignificant and yet defiant being who epitomizes human dignity and fortitude. This and other similar accounts make God villainous and human sufferings mysterious and incomprehensible. This article seeks to cast these issues in a different light by exploring some of the key terms in the Prologue and the speeches of God in the Theophany. The exploration ends with some reflections on Job in the Epilogue of the Book.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