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9篇
  290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新中国外交走过了60年辉煌的道路。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过程中,外交战略的演变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到20世纪60年代的"两面出击",再到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直至80年代的"全方位",演变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在这一外交战略演变过程中,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新中国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在制定和调整中国外交战略的过程中,牢牢把握大局,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2.
对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人们常常作出简单化、绝对化的评判。以《春秋》三传为例,所谓师法家法只是表面上的水火不容。实际上却互相渗透,《左氏》也并非绝对不用《公羊》、《谷梁》之义。由于受时代的政治要求和思维定势的支配,古文学派使用的观点方法仍没有离开今文学家深求圣人“微言大义”的传统。而对于《左传》开启中国历史文化和道德精神的深远意义。汉代学者并未给以更多注意。  相似文献   
113.
1992年福建长乐漳港镇仙岐村显应宫出土5组神像。位于前殿右侧神台上的一组彩塑,民间传说名“巡海大臣(神)”。自出土以来,就有这组塑像是郑和一说,但一直没有研究确认,也没有研究者阐述它产生的历史年代和背景。作者从明朝衣冠制度出发,主要依据5种历史文献(图文)记载加以初步考察,认定主塑像就是郑和;同时又从塑像形象入手,进一步全面分析和论证塑像即郑和造像,是迄今为止国内首次发现,也是国内外造像时间最早的郑和塑像。  相似文献   
114.
韩茗 《四川文物》2021,(2):90-100
魏晋南北朝铜香炉可分为熏炉和熏斗两大类,总体上为汉代铜香炉样式的延续和发展,而形制有所简化。装饰艺术方面有所创新,融合新的时代因素,与同时期的其他生活家居用品风格配套。尽管受到瓷器制造业兴起的影响,铜香炉仍在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一时期,熏香习俗更加普及,内涵更为丰富,生活用香和宗教用香在文献中有不少记载。香料、香具和熏香习俗也随着贸易和交往传播域外。  相似文献   
115.
清前期督抚关系管窥--以清官张伯行的仕宦生涯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伯行是康熙后期一位著名的清官,他清廉正直,惠爱百姓,因而见知于康熙帝.张伯行初任福建巡抚时,刚果有为,治绩显著;调至江苏后,亦欲奋发有为,却深陷官场漩涡,事事受到掣肘,最后落得四面楚歌的境地.本文试图通过对张伯行仕宦生涯的观察,探究清代独有的督抚制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6.
117.
一、中华帆的起源中国是世界古代发明创造舟船、开拓航海科技的领先国家之一。目前已知最早的舟船文物是公元前60~前30世纪时期的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宁波河姆渡遗址、杭州水田畈良渚遗址出土的独木舟、木桨。在中国传统舟船上发明并使用帆篷的时间也是很早的,但确切年代至今无定论。本文名之为中华帆。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华帆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公元前8~前3世纪,也有人认为始于  相似文献   
118.
119.
本文在访问65位华人移民的基础上,分析了华人移民欧洲的拉力因素、华人移民的性质、华人移民的族群经济以及华人社团在协调华人移民内部力量和促进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0.
秦建明  姜宝莲 《文博》2002,(2):31-37
西汉帝陵是中国古代各王朝中规模最宏伟的帝王陵墓群,九代君主十一座帝陵,无不封土高大,陵园恢宏,加之诸帝后陵与王公大臣星罗棋布的陪葬墓,使得渭水两岸古塬上高丘累累,巨冢连绵。悠悠二千年之下,后人面对这些陵墓,且不说地面之下掩藏的复杂建筑和丰富的葬品,仅一座座巍然如山的封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