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3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3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空心村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特征与重构策略——以邓州市桑庄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空心村已成为普遍现象。村庄空心化不仅造成用地浪费,也造成乡村社会失范,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本研究以河南省邓州市桑庄镇为研究区,采取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村庄空心化带来的乡村公共空间变迁入手,讨论空心村背景下通过公共空间重构实现乡村社会结构优化的途径。以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互动为核心建立研究的理论线索,提出\"乡村社会结构通过关系逻辑体现\"、\"社会结构影响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反作用于社会结构\"三个基本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73.
空心村村民居住生活空间特征及其优化重构——对河南邓州市8个村庄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空心村整治过程中,地方政府普遍重视通过土地整理和迁村并点实现用地集约,而忽视对村庄内部村民居住生活空间的优化。本文以邓州市桑庄镇8个村作为调研区域,对当地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归纳出空心村背景下乡村居住生活空间的形态变化和利用模式,分析其反映出的乡村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乡村居住生活空间的重构思路,为空心村整治过程中乡村社区的重建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北京市老城区菜市场的地方性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领域,能够揭示地方的特质特性,从而实现对空间的理解。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基于地方理论的研究对象开始转向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而质性研究方法尤其适用于这一揭示空间社会意义的研究。本文选取菜市场这一典型城市空间,尝试运用质性方法对其进行地方性的建构并分析其地方性形成机制。研究认为,菜市场的地方性可归为地方空间特性、地方时间特性、地方意义三个方面;地方性的形成机制是地方物质环境、活动者、历史文化和现代性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通过深入理解承载市民生活的空间,希望促进城市空间地方性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5.
76.
陈剑 《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2011,(2)
公元前58年,恺撒出任山南高卢总督兼理纳尔榜南西斯高卢,标志着高卢战争的开始.经历8年的血战,高卢终于臣服于罗马的军威之下,凯尔特高卢社会从此步入了罗马化时代,拉丁文化逐渐成为高卢地区居民的主流文化.本文对高卢地区罗马化过程进行概要性梳理,在此基础上尽力阐释凯尔特文明的嬗变及其与罗马文明的融合历程. 相似文献
77.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大一新生的适应现状及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对大一新生在过渡适应期融人新环境的对策及方法做了调查与研究,提出了不断加强新生适应期辅导的“四结合”模式,创建引领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新思路.帮助大一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 相似文献
78.
A very useful tool for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structures is the elastic demand spectrum that can be used in the 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A pseudo-acceleration relationship has to be assumed when constructing a demand spectrum. This assumption results in large errors for long period structures with large damping ratios and the conventional demand spectra require a substitute elastic structur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conventional demand spectra are extended to bi-linear models. Pseudo-acceleration is still assumed but results in acceptably small errors, when a constant viscous damping coefficient for a single-degree-of-freedom (SDF) structure is calculated from the tangent stiffness and the damping ratio is set at 5% in both elastic and yield phases. For nonlinear structures, tangent stiffness dependency of damping force could be acceptable because energy absorption is primarily the result of structural nonlinear deformation. To extend the conventional demand spectra to a bi-linear model, effective period calculated from the secant stiffness has to be used. The use of effective period introduces no approximation because the peak displacement of the SDF structure is computed from nonlinear analysis in the time domain.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is also valid if damping coefficient proportional to initial elastic spectra is used. In this case, the pseudo-acceleration is defined as the base shear coefficient that is required to produce the peak displacement of the SDF structure in a static manner. We present demand spectra of bi-linear models for a number of near-source records from large earthquakes, and spectral ratios of two horizontal component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ground motion on the response reduction factor due to inelastic deformation ar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79.
明洪武三年处州府小黄册的发现,不仅提供了明初浙东地区珍贵的人口、田土统计原始资料,更为研究该地区土地结构类型和科则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文章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明确了明初处州府民田大致有民田、民地、寺观田和义塾田四类,且民田之数远多于官田,民田科则也低于史籍所载,并在不同都、里之间有所差异,同时呈现出倍数于最低科则的趋势。 相似文献
80.
古遗址是重要的一种文化遗产形态,大遗址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与文化历史价值、行政管理、政府决策密切相关的保护对象。显然大遗址的价值判定和评估是这一特殊对象有效保护的基础。本文通过国内外评估体系的比较分析、国内资料、现状的调研分析,确立评估要素,进而结合价值评估体系构架的方法,对我国大遗址价值评估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