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6篇
  319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信息通讯技术对城中村女性居民活动空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健  郑黛 《人文地理》2021,36(5):73-82
21世纪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CT)的飞速发展对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居民日常活动时空特征的重构。本研究利用北京城中村居民问卷调查数据,探究ICT影响下的城中村女性居民的活动空间。首先,通过归纳城中村女性居民网络活动特征,发现具有年轻、未在婚姻关系内、受教育水平高、经济状况较好等人口学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女性是进行上网活动的主体人群。其次,运用计量模型探究ICT影响下的城中村女性居民的活动空间,发现ICT不是居住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但能减小女性休闲娱乐活动空间的制约。此外,网络购物对实体购物的补充作用大于替代作用。随着ICT影响的日益扩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城市规划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2.
本文基于550份调查问卷和第一手的访谈资料,以北京著名的郊区大型居住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包括居住空间、工作空间、购物空间和游憩空间在内的郊区大型居住区生活空间重构的特征与机制,分析了居民生活空间重构与郊区化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0年来,居民对远距离居住-工作空间错位有较强的承受能力,以回龙观为代表的郊区大型居住区在形成居住空间郊区化、商业和休闲空间的分散化和多中心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验证了过去10年中北京郊区化发展的高强力度。回龙观社区职能由单纯卧城向综合型社区的演变成为居民多种生活空间重构的背景,另外,不同类型的生活空间之间相互联系,某种生活空间变化往往导致另一种或几种生活空间跟随发生变化。回龙观的案例给郊区的城市规划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3.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平性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清明  陈启宁  徐建刚 《人文地理》2000,15(1):39-42,65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平性问题的表现形式;并通过建立分析模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对规划用地中的公平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研究;文中还就苏州工业园区为例,介绍了其规划中的公平性问题处理的成功经验,最后强调了城市规划中对规划公平问题重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4.
纺织品考古具有百年历史,但纺织品科技考古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中,古代染料的分析检测可以提供天然染料的来源、相关染色方法,甚至纺织品文物的生产地点和时间等重要信息,从而为古代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且有助于了解古代纺织服饰的色彩文化。古代染料按颜色分可分为红色系染料、蓝色系染料和黄色系染料等,其中:红色系染料中植物染料较为常见的有红花、苏木和茜草等,动物染料主要有南美胭脂虫、克玫兹胭脂虫和紫胶虫等;蓝色系染料一般为靛青,主要从含靛植物中获得,中国历史上使用的含靛植物主要有马蓝、木蓝、蓼蓝和菘蓝;黄色系染料主要包括黄栌、槐米、黄檗和姜黄等。目前,用于古代染料分析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光纤反射光谱(FORS)、荧光光谱(F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等,这些方法具有各自特点,为纺织品文物上天然染料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65.
孙健 《历史地理研究》2022,42(3):110-125
厘金制度是近代重要的商税制度,影响着商品经济和市场发展。晚清苏南地区的厘金征收实态可以复原,进而可以梳理征收名目及各类征收模式。征税模式并不完全以商品划分,而是有多种选择,既便于商人据自身情况选择缴纳,又保证官方尽可能多收款项,以此平衡两者关系。以厘卡为对象进行ArcGIS泰森多边形分割,分析苏南地区的市场空间结构,结果显示,清末苏南厘卡半径范围为5.56—6.67千米,府局半径范围为16.45—21.93千米。基于府级厘局与厘卡所生成的泰森多边形差异,与施坚雅模式条件下的区域市场分析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源于区域市场内空间载体属性的差别,部分反映“厘金局的地方市场问题”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66.
王纯  林坚 《人文地理》2005,20(1):113-116,74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选择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引入政治地理学中的政治地理结构概念,以哈尔滨城市为例,对边疆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特定时期,政治因素可能成为决定边疆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选择的主导因素;但是,一旦政治地理结构趋于稳定,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将显著上升,边疆城市空间发展选择应因时、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67.
中国民歌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其地理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简述民歌文化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中国民歌文化区形成的历史基础;并从文化地理的角度,探讨了民歌文化的地域整合性。然后将全国民歌文化区分为七大区域,包括:以江南小调为代表的\"江南水乡风格\",以北方号子为代表的\"粗犷刚劲风格\",以\"信天游\"、\"花儿\"为代表的\"西北高原风格\",以云、贵、川山歌为代表的\"西南高原风格\",以长调为特色的\"北方草原风格\",异域风格的新疆民歌以及高山雪原上的民歌,作者还论述了各区域民歌文化的特征及形成的地理基础。  相似文献   
68.
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难点和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纯增  任建兰 《人文地理》2003,18(2):89-92,88
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与环境冲突的现状、原因,探讨了解决贸易与环境冲突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贸易与环境出路的5个方面,即建立国际贸易环境成本内化核算体系;建立可持续性的补偿基金;建立以贸易与环境协定为准则的多边合作机制;建立各国\"环境标志制度\"的统一标准化管理体系;建构环境与贸易协调的全球法律和价值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69.
青岛物流产业发展的空间竞争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赵建军 《人文地理》2004,19(2):64-68
物流是在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之下,由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加工和配送等环节所组成的,有形物品从产出源地到最终消费地的流动仓储活动。物流产业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型服务产业,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通过构建国际物流流程模型,探索港口城市国际物流的运作机制和一般规律;通过对三大港口城市进行港口-腹地关系的对比分析,揭示青岛物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竞争;最后,结合青岛在区位、水深、腹地以及港口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提出青岛物流产业发展的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70.
根据城市化的内涵,选取13个指标,以1995年、2000年和2005年3个年份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评价对象,构成城市化综合评价立体时序数据表;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共提取三个主成分,分别反映人口结构及城市景观变化、城镇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信息。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质量和速度的区域差异明显;在分析期内,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质量有所提高;城市内部主要指标之间的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