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有着深刻的制度原因,本文对经济管理模式、科技创新制度、土地使用制度、企业所有关系、主银行制度和劳动雇佣关系等六个方面的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这六方面的制度变迁建议,最后指出人的因素是导致制度变迁长期性和反复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通过对湖南桃花山唐墓出土的54件青瓷俑的分析,结合已有考古发掘成果与历史献相互印证,反映了唐代初年在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各种化兼收并蓄,社会习俗发生了急剧变化,服饰和音乐制度亦在承袭前代基础上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了唐初特有的开放浪漫风格:衣着开放,胡服盛行,女着男装,并出现汉胡服饰相互结合的新的服饰款式一窄袖短襦下束宽大博广的长裙,农服上开始以钮扣装饰;汉胡乐器在乐队中同时出现,且数量上相互抗衡。墓中出土的伎乐俑是一支演奏“龟兹乐”的官府乐队俑,属坐部伎范畴,是唐代初年“燕乐”发展与繁荣的实物见证。  相似文献   
13.
傅璇琮  周建国 《文献》2004,(2):60-69
一 故宫博物院藏《步辇图》是一幅流传有绪的历史名画,历来以为是唐初阎立本所绘.徐邦达先生主编《中国绘画史图录》上对此画是如此说明的:"唐阎立本步辇图卷(宋摹本)","设色画: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西藏使臣禄东赞的一段故事.画中李世民乘坐着'步辇',由四宫女抬行.  相似文献   
14.
张如安  傅璇琮 《文献》2004,(4):30-52
1999年下半年,傅璇琮赴台湾清华大学讲学,时韩国在台湾大学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全文京,赠送了一份日藏宋代古籍《中兴禅林风月集》的复印材料,并有致傅的函件云:"此书藏于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严先生《日本所藏宋人文集目录》未收.注解乃日人所撰,不足取.诗则南宋末年禅僧之作,似乎中国已失传,然也不敢确定."  相似文献   
15.
江南、湖广、陕西分省过程与清初省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南、湖广、陕西三省分省,是清代行政区划变迁史和地方行政制度变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康熙、乾隆两部《清会典》记载的省制这一角度出发,对江南等省的分省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这是一个始于顺治十八年、终于康熙六年的渐变过程,清代的省制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从旧到新的转变。本文又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分省过程结束后,"江南省"、"湖广省"等省名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最早两位翰林学士考——吕向、尹愔传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璇琮 《文献》2002,(4):60-75
中国古代翰林学士,开始设置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正当盛唐之世.自此之后,历宋、元、明、清,翰林学士一直有很高的社会声誉.直至1901年,正当八国联军进占北京之后,清朝廷还于6月5日下诏令,称翰林院为"储才重地"(《光绪朝东华录》).在唐代,翰林学士为文士参预政事的最高层次,很值得研究.据现有史料,唐代翰林学士可考知者约二百余人,其中有不少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本文为最早的两位翰林学士立传,既拟纠正史书中的某些误载,又想从这两位学士经历的考述中提供值得思考的历史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阐述南京市住房改革纲要,通过对住房改革的分析,揭示住房矛盾。强调今后应当重视住房改革引发的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商时期青铜器上的虎纹以长江中游地区为多。引起了学们的广泛关注,一系列章对这一地区的虎纹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看法。本对赣江流域和湘江流域的虎纹进行综合介绍,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汉书·艺文志》"杂赋"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伏俊琏 《文献》2003,(2):25-35
《汉志·诗赋略》把赋分为四类,其中第四类是"杂赋"."杂赋"共12家:《客主赋》十八篇,《杂行出及颂德赋》二十四篇,《杂四夷及兵赋》二十篇,《杂中贤失意赋》十二篇,《杂思慕悲哀死赋》十六篇,《杂鼓琴剑戏赋》十三篇,《杂山陵水泡云气雨旱赋》十六篇,《杂禽兽六畜昆虫赋》十八篇,《杂器械草木赋》三十篇,《大杂赋》三十四篇,《成相杂辞》十一篇,《隐书》十八篇.  相似文献   
20.
When discussing the trans-formative shifts having occurred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following the economic reforms, one cannot avoid men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paradigm,” the “paradigm of modernization” as well as the “postmodern paradigm.” According to popular belief,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taken by the academic world during the past forty years was marked by a series of transformations: First was the progressive replacement of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paradigm” by that of the “paradigm of modernization”; following that was the rise of the “postmodern paradigm” and the challenging of its predecessor. This set of divisions, though logically clear and succinct, cannot possibly conform to the realities of history in all of its complexness. While academic circles in the 1980’s were largely concerned with the issues of “what exactly is the historical driving force of Marxism” and “who are the revolutionary class,” the notion of the “paradigm of modernization” was rather a product of the conservative historical viewpoint and its rise during the late 1990’s. In this sense, then, the latter cannot possibly embody the former. On the surface of things, though the “postmodern paradigm” appears to refuse the narrative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it in fact shares deeper connections with Chinese revolutionary thought at its roots. In short, then, these trans-formative shift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re not a simple “exchange” whereby one paradigm transfers into the next, but are rather a process of incessant and interconnected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