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The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decay curve is assumed to consist of a number of first-order exponential components. Improper estimation of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leads to under-or over-fitting of the curve under consideration. Hence, correct estimation of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is important to accurately analyze an OSL decay curv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e 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 to estimate the optimal number of components in an OSL decay curve. We tested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method using several hundred measured decay curves and three simulation scenario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identification can be influenced by several factors: the measurement time and the number of channels; the variability of the decay constants; and the signal-to-noise ratios of a decaying component.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 has great potential to estimate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in an OSL decay curve with a moderate to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相似文献   
52.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长江口二号”清代沉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木制沉船之一,已于2022年11月完成整体打捞。在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沉船出水的部分青花瓷出现的病害现象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关注,特别是裂纹中黑色污染物及表面铁锈状污染物对文物的外观产生了很大影响。本工作选取了三件具有典型被污染特征的青花瓷标本作为代表,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EDXRF)、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分析(XRD)、拉曼光谱分析(Raman)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方法,对污染物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以及环境的影响作用,并对其潜在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污染物主要以方解石、菱铁矿等碳酸盐以及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硫化物为主。长期处于河口淤泥中的还原性环境是导致菱铁矿和亚稳的铁硫化物形成的原因,船体中铁质构件腐蚀对局部环境的污染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也反映出被污染的青花瓷所处位置和环境的特殊性。出水的部分青花瓷釉中裂纹的形态表明其形成是由物理撞击造成,而釉中硅灰石晶体的选择性腐蚀会导致腐蚀坑的形成,裂纹和腐蚀坑均为外部污染物进入釉层内部提供了通道,导致瓷器劣化。出水后...  相似文献   
53.
本文探讨了有关唐代越窑青瓷刻划花的若干问题。作者以有明确纪年的唐代越窑刻划花青瓷以及相关的同一时期的有代表性的墓葬、窑址、遗址、沉船中发现的越窑刻划花青瓷为依据,总结了唐代此类瓷器工艺的演变规律和技法特征,分析了其与金银器的关系问题,并推测出此类瓷属于对外贸易的外销产品。  相似文献   
54.
民初宋教仁遇刺案探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 《史学月刊》2006,(9):42-49
宋教仁遇刺是民初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以往的著述中,袁世凯阴谋策划刺宋的说法几成定论。但此说存在不少疑点,从宏观政治形势上看,袁世凯未必愿意刺杀宋教仁;根据具体证据,刺宋是会党头目应夔丞主动提出并策划的,受到洪述祖的推动,袁世凯、赵秉钧是否知情只能存疑。参与推翻清朝的各派势力在民初成为分享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彼此虽有矛盾,但并不会轻率冒险决裂,惟独会党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被排斥于权力格局之外,心怀不满并积极寻找出路,其行为方式又带有浓厚的暴力色彩,成为民初社会中的破坏性因素。会党力量有限,常常依附于其他势力,这样其暴力活动在各势力间起到了激化矛盾的作用,最终加速了合作局面的瓦解和大规模内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55.
阎照祥 《世界历史》2006,3(3):39-50
在近代前期的200多年里,英国乃至欧洲思想界长久关注着不列颠贵族体制,对其褒扬或贬抑。两种力量的基本发展态势是,在17世纪,“褒扬派”占有绝对优势;进入18世纪后,两派势头呈大致均衡;19世纪以来“贬抑派”的势头则逐渐增强。但由于传统保守主义文化的影响和政府限制,国内始终没有形成强大的反对贵族体制的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56.
旅游工艺品商品化与真实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方百寿 《民俗研究》2006,20(2):52-60
现在旅游工艺品的生产和营销,已经成为旅游业中一个增长迅速且日益重要的领域,但是相关的研究明显不足。早期的旅游研究者倾向于批评或者贬低旅游工艺品,没有将它们视为社会和人们的正常需求。随着二战以后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旅游现象的深入研究,人们开始关注旅游工艺品领域。  相似文献   
57.
古代治边观念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特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古代治边观念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古代治边观念是中国古代逐步形成的关于边疆、历史疆域形成与管辖及相关问题的处理,在态度、方略和措施方面的一系列认识。其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大体上包括古代边疆观、古代治边观以及对其他边疆有关问题的认识观三个主要方面。治边观念的特点主要有对历代边疆施治产生了深刻影响;与国势兴衰相关联;中原王朝与边疆政权的治边观念有一定差异;经历了发展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8.
古代"守中治边"、"守在四夷"治边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是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治边思想的核心,也是制定各项边疆治策理论的基础。在封建统治者看来,“守中”之地与“四夷”之地之间有明确的划分;大多数封建王朝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国家的腹心地区安定繁荣,在边陲地区实现“守在四夷”。本文对“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说法的由来、内涵及其产生的影响,做了初步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59.
张勇 《中原文物》2006,(5):55-61
本文依据已发表的考古学资料,对河南出土的汉代陶阙进行了分类分期研究,并对其中一类陶阙在汉墓中的位置、寓意、双阙中间的“罘罳”及其上面的浮雕像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0.
试论马桥文化与中原夏商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峻 《中原文物》2006,(2):40-45
夏商时期位于东南太湖地区的马桥文化,同中原夏商文化在文化内涵上存在着许多相关性,但在更深层次的思想、制度乃至政治关系上,马桥文化则还未纳入中原夏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内。尽管如此,夏商时期的马桥文化正处于太湖地区从良渚时期较为封闭的对外关系、到吴越文化时期全方位同外界进行交流的中间结点上,因此在太湖地区早期古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过程中,马桥文化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