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5篇 |
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157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143篇 |
2008年 | 115篇 |
2007年 | 111篇 |
2006年 | 103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A lack of clear political commitment together with confusing rules and enforcement often characterize 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y connecting such contextual features to existing model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we examine how regulatory factors are related to basic and proactiv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in China. Drawing on data derived from both a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e show that a perception of clear political commitment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ross multiple government levels and units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business efforts in basic environmental practices, regardless of the specific enforcement intensity. Nevertheless, a perception of clear political commitment is not related to proactive environmental practices. Conversely, a perception of policy ambiguity, in the form of confusing regulatory standards and enforcement,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corporate efforts in both basic and proactive environmental practices; yet, intensive inspections mitigate these negative associations with policy ambiguity. 相似文献
12.
Xiao Yong 《中国西藏(英文版)》2018,(3)
正The cold season isjust about to arrive in Lhasa.A tallllbetan man is standing upon the golden roof of the Jokhang Temple to look out into distance.His name is Tsegya,a man with a deep affection for this very roof.This is the place where his karma connects him to his produced mandalas.Tsegya told me that 相似文献
13.
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古代绘画珍迹,在清乾隆年间,空前规模地集中于清宫内府典藏。清王朝覆灭后,末代皇帝溥仪择其精要卷册1200余件盗运出北京故宫,将其辗转藏于长春伪满皇宫小白楼内,从此这批国宝书画在长春伪满皇宫小白楼内沉寂了13年之久。1945年8月,伪满政权随日本战败而土崩瓦解,这批书画或为溥仪所挟逃,或被伪满溃兵打劫, 相似文献
14.
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内地赴澳门游客量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选择中国大陆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者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以及澳门与大陆之间商品进出口总额、港币与人民币汇率等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估计内地赴澳门游客的数量。模型数据来源于澳门、大陆和香港官方公布的历年季度数据。在建立公式化的预测模型之后,本文还对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测精度给予评估,对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了检验。本研究成果可作为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国家民族危在旦夕。刚辞去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而“称病”闲赋苏州的李仲公,向蒋介石提出“联共抗日”主张,并提呈具体“方案”,受到蒋介石的重视并约见商谈,虽然蒋介石从同意其主张到反悔,李仲公却成为国民党内最早提出“联共抗日”主张之人。此时,李仲公译著出版的《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蒙观与我们的驳议》一书,成为爱国知识分子拍案而起的抗日先声。 相似文献
16.
17.
“古钱之直日以昂,古钱之伪日以出。”中国古代和近代的钱币造伪活动中,以翻铸赝品为最多,“或据真泉而仿铸,或依年号而杜造,铸造不已”。所谓“翻铸”,即依据真钱形制文字,或仅据名号,或完全出自臆想的铸造伪钱行为,翻砂法为其最主要采用的工艺手段。翻砂法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项重大发明, 相似文献
18.
本文梳理了有关文献和出土文字资料,介绍了山东地区关于早期盐业生产、盐政、制盐原料、方法、盐制品的流通区域以及盐业生产中心等情况. 相似文献
19.
清代州县佐贰、典史与巡检辖属之地问题,涉及到清代地方政权结构、最低一级政权、上层政权对基层社会统治等方面,是新近引起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广东为重点,通过考察州县佐贰、典史与巡检辖属之地的实况、依据、性质,否定了清代"皇权不止于县"的猜想,进一步梳理了县以下各种不同的行政编组和区划,为深入认识清代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固有权力在制度层面上的契合点,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素材. 相似文献
20.
五重舍利宝塔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五代佛舍利五重宝塔研究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研究,首先基于辽代塔的特点,推测最外重的石塔可能会有塔基,而且是须弥座的形式;其次,从舍利具供养体系的角度,探讨“五重”宝塔的数量问题,指出并非随意而做,是有特别涵义的;第三,对石塔上佛像的属性,指出为五方佛和净土世界的三佛;第四,从五重宝塔的分类研究中,发现了其间所隐含的法、报、应三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