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1篇
  免费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an have a considerable sociocultural impact on ethnic communities, but few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separate the unique impact of ethnic tourism from the overall impact of modernization and describe its mechanism clearly. This paper describes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performed in three typical Dai villag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 crosswise and longitudinal compara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Dai village culture. The study indicates the following: (1) spiritual culture has been transmitted relatively unchanged across generations in three Dai villages, but material culture has undergone various degrees of change. (2) The changes in material culture and some parts of institutional culture have been caused primarily by the pressure of overall social modernization. (3) Currently, the overall thrust of modernization in mainstream Chinese society has driven some ethnic cultural practices out of use, while the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communities has pulled them back into use. (4)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nization, the issue of whether ethnic tourism communities can be developed in a sustainable way depends on both bottom-up and top-down factors: the leading role played by community elites internally, developing useful parts of ethnic culture and discarding useless parts during repeated games in the tourism field, and government policy and guidance facilitating planning.  相似文献   
62.
陈清慧  董馥荣 《文献》2006,(4):159-168
《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项规模宏大的文化工程,该工程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高宗皇帝下旨徵书至四十六年(1781)第一部文渊阁《四库全书》缮写告竣,前后历时9年,至四库七部书全部缮写装潢庋藏完毕,则已到了嘉庆九年(1804),历时32年.  相似文献   
63.
2003年7~8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西梁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部分遗迹内出土了大量破碎的动物,骨骼遗存。本文仅对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进行整理研究。探讨狩猎经济与畜养经济的比例关系以及与人类行为有关的一些信息。一、动物遗存的出土情况发现的动物骨骼均出土在不同的房子和灰坑内,详细的土出情况见表一。在11个遗迹的18个层位内,共发现动物骨骼866件。其中包括软体动物的壳体26件,鸟类骨骼30件,其余为哺乳类动物骨骼。出土的动物骨骼非常破碎,并有较多的碎骨被火烧过,还有加工骨质工具时遗留的骨…  相似文献   
64.
陈巴黎 《民俗研究》2006,(3):195-201
根据现存碑刻资料,明清时期,朝阳门外的东岳庙集中了北京地区最多的香会组织,其中不少是以行业组织为背景。在主殿岱宗宝殿西侧最北端的《梨园重建喜神殿之碑》便是由梨园行公会捐立。碑原址在后罩楼东北角喜神殿前,民国十七年(1928)镌刻。1999年重修东岳庙时,将其挪至西碑林,成为记录喜神殿创建历史的唯一文献资料。碑身高约1.0米,宽近0.68米,16行,行23字,方座,碑额题《梨园重建喜神殿之碑》,仅碑阳刻有文字,现抄录如下:燕都朝阳门外东岳庙开山宗师张公留孙始建于元代,祀天齐仁圣帝,两庑丛神如林,俨若官舍,人禽鬼物,各有职司,迄今五百年,香…  相似文献   
65.
志书质量是志书能否传之后世的关键,加强编纂质量控制与管理是提高志书质量的根本途径.质量的基本保障机制有:编纂人员持证上岗、业务学习制度;分级分类责任制;编纂流程管理备案制;编纂动态指导制;审议评稿制等9项.  相似文献   
66.
陈曦  邱若宏 《中国地方志》2006,23(11):42-47
明清之际的湖南已经具备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前提。这主要表现在:湖南农业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耕田面积扩大了,耕作技术提高了,粮食生产有了剩余,农业生产内部分工显著;手工业和矿业逐渐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社会分工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商业和商人资本因为基本生产部门的发展而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相似文献   
67.
海南陵水县建县时间,一直是海南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作者在综合诸说之后,认为陵水县设置于隋代,而不是唐代。  相似文献   
68.
除长江干流外,江汉平原自古存在众多的支流及湖泊,它们的演变对干流的影响很大.本文立足于方志资料,以江陵县为例对宋元明清时期荆北平原的水系变迁进行探讨.宋元明清时期,荆北平原各县的江、河、湖三者的关系变化纷繁,这种演变既受到自然因素如来水、来沙、河道摆动等变化的影响,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与荆南平原不同的是,荆北平原的水系演变还直接受到了汉水分流的影响.荆北平原的水系尤以明清以来的变化为著,而且该变化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69.
吉林辉南邵家店发现的旧石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辉南县邵家店旧石器地点发现于2003年8月,次年6月又对其进行了复查.该地点位于辉发河流域邵家店村东北的山坡上.两次调查共获得石制品57件,包括石核、石片、使用石片、刮削器、琢背刀和尖状器等.原料以黑曜岩和石英为主.石制品的原生层位全部破坏,皆山坡上采集.石制品具有中国北方主工业鲜明的特点,属于中国东北中部的小石器为主体的工业类型.根据石器类型分析,遗址的年代可能属于更新世晚期,即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相似文献   
70.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其中南匈奴部落在公元48~50年间将单于庭先后设在五原塞地区、云中郡及西河美稷,这样的变化明显体现出其空间发展过程和地域特色,同时也包含着匈奴族与汉政府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地理格局以及两族之间的和战与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