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2篇 |
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46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金沙遗址博物馆大气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区空气污染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在2019年秋季对遗址保护厅内外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观测,并对各自化学组分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发现: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保护厅内外PM2.5污染严重,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7.0μg/m3和94.6μg/m3;受人为影响程度的不同,室内昼夜差异明显强于室外。室外的OM、NO3-和SO42-浓度高于室内,而室内的NH+4和典型的地壳元素(K+、Mg2+和Ca2+)浓度高于室外;受化学组成的影响,室内外PM2.5分别呈碱性和酸性。地壳元素在整体元素中占据绝对主导,室内外占比分别可达82.8%和84.4%。通过富集因子分析得知Cu(室外)、Ag、Cd、Sb元素均达到了重度富集。室内外VOCs浓度几乎相同,分别为81.2×10-9和81.3×10-9,其中烷烃的贡献比例最高,分别为44%和46%;源自机动车、工业溶剂涂料使用、燃油挥发及生物质燃烧等人为源的VOCs物质在室外的浓度要明显高于室内。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区空气质量的全面了解、土遗址及其中文物的高质量保存和提供优质的参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为了研究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状态评估的准确性,应用概率的方法,以结构损伤指数、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地震破坏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概率法的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在综合现状分析与实验数据,在一定烈度下计算各种破坏状态等级中每一种破坏状态出现的概率,古建筑地震破坏状态应为概率最大的地震破坏状态,从而比较准确地判别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程度。并对经受过汶川地震的两种结构形式的古建筑进行了验证,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一方法将提高木构古建筑震害预测的准确性,为古建筑抗震加固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3.
中国保存有众多砖质文物建筑,目前这些文物多处于户外环境中,面临严重盐害导致的掏蚀损毁问题。因而,研究兼具脱盐功能的加固材料成为砖质文物等保护的一种创新思路,加固材料的研制和工艺技术的开发是其重点和难点,具有重大的社会需求和急迫性。为此,本工作从可溶性盐的破坏机制出发,研究出一种双组分无机加固材料,加固方法是Ba(OH)_2甲醇溶液与H_2C_2O_4、H_3PO_4乙醇溶液交替滴加,并模拟可溶性盐(NaCl、KCl、Na_2SO_4)分布的典型环境,进行加固、除盐,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无线阻尼抗钻仪等现代科学仪器,追踪盐的流出与转化过程。结果表明,本材料不仅能够加固模拟样品,同时能对最具破坏性的盐Na_2SO_4实现不可逆转化,生成重晶石的主要成分BaSO_4,加固与脱盐一次完成,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潜力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巴蜀青铜兵器的制作技术及表面斑纹形成机理,采用金相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成都市博物院的几件带斑纹的馆藏青铜兵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件截面样品均为青铜铸造组织,锡含量平均为11%。三件器物表面斑纹层均含锡和铜并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斑纹工艺可分为二类:剑周99-1极可能为直接铸出凸凹不平的剑体,在凸起部位涂高锡合金膏剂,加热处理后得到。另一类可能先直接铸出金属基体,在欲成斑处涂抹合金膏剂或纯锡,加热处理打磨得到。分析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巴蜀青铜兵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沧州铁狮子健康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沧州铁狮子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铸铁狮子,其重要地位和所处的环境要求必须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地监测和预警。针对其基础组成部分一沧州铁狮子健康监测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研究开发,首先分析了铁狮子传感器选型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传感器自身的适用标准进行了具体的选型,然后进行了基于所选定传感器的硬件系统设计,运用Labview平台结合沧州铁狮子自身特点开发了一套采集软件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沧州铁狮子健康监测数据采集系统,最后成功将该系统应用于沧州铁狮子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测试试验,证明了本套系统可为将来沧州铁狮子健康监测系统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96.
97.
带斑纹兵器是巴蜀兵器的一大特色。由于表面有斑纹的青铜兵器锈蚀与一般青铜器锈蚀有所不同,必须针对其特殊性进行锈蚀机理的研究,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应用矿相分析、SEM EDS、XRD等分析手段对几件巴蜀带斑纹兵器表面与截面锈蚀产物进行分析,并与非斑纹锈蚀进行比较;对斑纹与非斑纹的锈蚀机理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斑纹的锈蚀产物主要是SnO2,其在兵器斑纹表面形成钝性保护膜,防止其进一步腐蚀,对斑纹下面的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非斑纹层锈蚀向斑纹层下面的基体扩展,膨胀是造成斑纹层凸起甚至脱落的主要原因,对斑纹兵器保护的关键是控制非斑纹层锈蚀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8.
沧州铁狮子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及测试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沧州铁狮子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为我国室外大型铁质文物的保护起到了示范作用。针对文物本体保护原则和铁狮子特有的结构形式,提出了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指导思想,构造了系统的总体框架,深入研究了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子系统,对传感器进行选型,优化配置数据采集硬件系统并运用LabVIEW开发了专用的数据采集系统软件;开发了数据管理子系统,运用SQLServer建立中心数据库,运用Delphi设计了数据管理的用户操作界面,开发了相应的数据处理分析程序;运用MATLAB开发了基于ANSYS的铁狮子结构专用有限元分析模块,并初步探讨了结构的安全评定方法;通过Delphi软件建立系统集成平台,统一协调沧州铁狮子健康监测各子系统共同运行,编制了包括结构分析软件ANSYS、MATLAB等在内的所有相应接口程序。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沧州铁狮子结构健康监测试验,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试验监测数据能够反映结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99.
模拟青铜器样品在典型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具体探讨青铜器不同相组织的腐蚀状况,采用电化学测量技术研究模拟青铜器样品在五种典型电解质和模拟土壤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氯化钠、硫酸钠、磷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以及模拟的土壤溶液中,青铜器组织中的α相比δ相及(α δ)共析体组织更容易发生腐蚀。介质的pH值以及不同离子对青铜器不同相组织的腐蚀行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0.
山岳风景区旅游经济效益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经济效益是山岳风景区旅游发展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安徽黄山为例,结合其它国家级山岳风景区情况,分析了山岳风景区旅游经济效益现状,就如何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发表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