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8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11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67篇 |
2011年 | 104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103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97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嘉兴南湖旧称滮湖、马场湖、东湖、鸳湖,与南京玄武湖、杭州西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从古至今,南湖秀逸,风景宜人,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著称于世,画家笔下的南湖,才墨之薮,倍受青睐,由此遗留了诸多关于南湖古色遗韵之作,嘉兴博物馆就藏有以南湖景致为题材的书画藏品五件,现作初浅的梳理与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郑州出土商代牛肋骨刻辞释文漏字原因探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郑州出土商代牛肋骨刻辞以前多认为是10个字,最新的研究发现其上有11个字,漏掉的字应释为“乇”字,而“乇”与“亳”古音通。经过认真地核对和调查,这一新的研究发现是符合实际的。该发现为“郑亳说”提供了又一个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5.
楚淮古地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楚惠王四十四年所灭之杞在何地,学术界议论纷纷,陈伟先生提出在泗水下游一带,当今安徽泗县城关,最为可取,我们作了一些补充证明。(二)《左传》"离城"所指,旧有舒鸠城与钟离城二说,前说有论而后说无考。由吴楚战争因由、战术安排、群舒社会发展状况及钟离城处离山之旁知,离城即钟离城可以无疑。(三)《左传》"淮汭"所在,杜预以来颇多释者,或者不可取,或者太宽泛而无意义。《汉书.地理志》记载一条发源于大别山流入今淮河(当时名江,又或称为江淮)的支流亦曰"淮水",以后又有浍水、潓水、灌水等叫法,其流入淮河的入口处,《水经注》谓之"浍(淮)口",当今史河口,显然即"淮汭"之所在。 相似文献
996.
禅宗在唐代始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五祖弘忍传法神秀、慧能等诸多弟子,传播南北,由隐至显,形成多元的传法世系及南北宗之争。本文对嵩山地区现存及文献著录的唐代佛教碑刻资料做了较全面考察,钩沉出禅宗高僧法如、道安、普寂、净藏等在少林寺、会善寺、嵩岳寺等处传法的一批重要史料,弥补了《五灯会元》等史籍关于禅宗早期历史的疏漏及不足。 相似文献
997.
998.
本文考察了山东地区商文化的聚落形态演变过程及其历史背景。商文化聚落形态在山东地区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早商时期仅济南大辛庄一处遗址;中商时期遗址数量增加并在泰沂山脉两侧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聚落群;晚商早期遗址数量保持稳定但等级较高的遗址处于衰落状态;晚商晚期不但遗址总数而且等级较高的遗址数量都明显增加,还出现了像苏埠屯这样的高规格墓地。这一聚落形态的演变反映了商文化在山东地区东扩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相似文献
999.
《孔子家语》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伪书。1973年河北定县西汉中山王墓出土了《儒家者言》一篇,内容与《家语》相关,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也出土了与《家语》有关的简牍。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家语》不伪。本文校勘了《家语》与《礼记》中相同的篇章,检视了《家语》与《礼记》的三种可能性,《礼记》与《家语》在文本上存在极大差异,绝不是王肃伪作了《家语》,也绝不会是《礼记》抄袭了《家语》,二者都是流传有本的。儒家文献都来自于原始的弟子笔记,对这些原始材料的编撰,形成单篇的儒家文献,这些单篇的文献分合不定,不同的人据以编订不同的集子,从而形成《礼记》《大戴礼记》。《家语》编撰者所据以编订《家语》的材料同《礼记》相同,而不是抄袭《礼记》。二者出现相同的部分也正是缘于此。《家语》是众多伪书中久成铁案的一部,对它的正名应当警醒我们对伪书的理解,反思什么是“伪”,怎样定义“伪”。 相似文献
1000.
饮食消费是人们生活方式1和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类地方性知识。一定消费传统之下,持有特定饮食消费习惯的当地人选择什么原材料、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食用、如何食用以及和谁一起食用等等,都体现着较浓的地方色彩。对食物的消费看似通常是人们为了保持最基本的生理生存需要,将可食用的物品吃光喝完消耗净的普通行为,最后似乎什么也没有剩下,一次消费结束后又要开始下一次的购买、制作和食用,这个过程对每一个人几乎每天都在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