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7篇
  12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51.
陈秉新 《江汉考古》2004,2(2):89-91
本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中的《子羔》、《鲁邦大旱》、《从政》、《容成氏》各篇若干误释和阙释的畜、采、敲、洒、饿、瞌、位、干、怪等字,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852.
东亚区域意识的源流、发展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近代以前,东亚地区存在独特的国际关系秩序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同西亚、北非、南亚、中美洲一样,是世界最重要的文明地区之一,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区域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它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就东亚地区的国家关系而言,中、日、韩三国关系极为密切,探讨区域意识的源流与发展,是理解东亚文明的关键。经过千百年曲折发展之后,东亚区域意识又焕发青春,显示出勃勃生机。东亚区域意识正同其日益崛起的经济一样,影响卓然可见。从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来看,东亚区域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也是东亚地区从自在阶段到自为阶段的历史性跨越,有利于推动本地区各国共同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853.
陈文海 《世界历史》2006,2(4):69-78
从中世纪后期直至法国大革命初期,君主制下的法国国王在宗教身份上一直拥有一个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其他任何国家的君主均不得“盗用”的称号,即“笃信王”(法文SaMajest啨Tr埁sChr啨tienne,英文HisMostChristianMajesty)。从“笃信王”概念的源流、“笃信王”内涵的演变以及“笃信王”称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运用等方面可以看出,“笃信王”一词虽然是由罗马教廷于公元8世纪时首创,但到了中世纪后期,它却成为法国国王用以同罗马教廷以及基督教世界其他敌对国家进行斗争的工具。正是借助于“笃信王”这一身份,法国方面在舆论上维护了自身的独立地位。也正是借助于“笃信王”这一头衔,法国王权获得了凌驾于法国教会之上的特殊权力,进而促使法国王权走上政教合一的“绝对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54.
乡土志探源     
本文从乡土志源于中国近代初等教育历史、地理、格致科教科书的编写,欧洲近代初等教育历史、地理、自然科乡土教学的形成与传播,日本初等教育中的乡土教学及对中国的影响,从3个方面回溯乡土志源流,论述乡土志是近代初等小学教科书.  相似文献   
855.
    
一株幼苗生长在贫瘠的山岭上,忍受着日晒雨淋,狂风冰雹,然而它坚毅地终于长成为一棵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一条小河缓缓地流着,流过大山,流过树林,终日放歌。突然有一天悬崖绝壁就在眼前,河流没有犹豫,它勇敢地跳了下去,于是就在那惊心动魄的一刻闪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一群美丽可  相似文献   
856.
考古学研究中的系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发表于1975年,其时新考古学作为一种划时代的思潮已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考古学家们为新的研究目标,从其它学科中引进了许多新的思想和方法,系统论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方法之一,开始取代文化历史考古学中的关键学术概念和分析单位——考古学文化(当然,系统论作为人类思想领域的最新成果,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都产生了重要和深刻的影响,而决非仅限于考古学)。并成为考古学理论方法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系统论的精髓在于将考古学从立足于器物静态的分析和分类以及编史学的研究,转向对这些器物制作和使用的人类行为和适应环境等多变量互动系统关系的阐释。考古学文化不再被看作是分析的基本单位和关键概念,而是需要从物质遗存产生的背景和各种因果关系来了解文化的产生和演变,并对考古学研究的概念、方法以及探讨和力求解决的问题做根本的调整。这使得考古学家能够放弃过去那些无法解决或意义不大的问题,将精力集中到更加便于观察和更加容易解决的问题上。本文通过对沃森、勒布朗和雷德曼、克拉克和弗兰纳里等学者有关成果的叙述,详细介绍了系统论引入考古学的起因、过程和发展,从概念的革新和建模方式等方面,阐述了系统论对考古学研究革命性的影响,以及在人类学、民族学等考古学相关领域内所引起的变革。可以说,现代考古学理论相对于经典考古学所取得的突破性的成就,很多方面都是引入系统论思维的结果。阅读本文,虽然作者写作的对象是西方学者,中国读者由于对许多背景知识不是很了解,在翻译和阅读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但是仔细领会其中一些要点,还是能够帮助我们对系统论的意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57.
先秦秦汉时期曾广泛使用的箭杆整直器叫做“檃栝”.本文以文献资料为依据,探讨汉墓中出土的一种小型青铜构件的用途,认为它们应是仿照当时的“檃栝”,将其缩小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专为随葬制作的明器.  相似文献   
858.
陈泽泓 《中国地方志》2013,(1):36-38,3,4
通过考证广州市黄华路一座清式建筑物究竟是清代广东钱局还是普济院的官署,表明正是通过查用旧志中的地图以及志书中的记述得到明确的答案,反映旧志中地图古为今用的可贵作用,更反映志书资料在历史研究、服务当代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859.
1920年7月,广州护法国会迁往昆明,谋求组织新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再举“护法”大旗.这是护法运动时期滇桂矛盾激化、护法军政府内部分裂的表现与发展,也是民国宪政发展史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云南在民初政治斗争中的地位和影响.非常国会在云南的活动,名不符实,受到多方面的批评与责难.  相似文献   
860.
陈杏留 《华夏考古》2013,(1):134-136
买地券作为珍贵的出土文献资料,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目前刊布的买地券释文材料不少都存在问题。我们通过整理汉至唐宋买地券材料,将常见误因在此刊布,以引起学者注意,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份宝贵的文物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