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23篇
  12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成功崛起和当时镇守辽东的明朝大将李成梁有无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历来治史者对这个问题各有说法,本文钩沉有关史料,加以梳理,以期对此问题得出一个明晰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72.
同志们: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开展《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受国务院委托,我担任编委会主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根据会议议程安排,现对“《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作说明。  相似文献   
73.
关于会展业的发展条件及其动力体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会展业是一个前期投入高,周期长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会展业也迅速发展,会展业的研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本首先分析发展会展业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并根据这些条件与会展业的关联性提出了会展业发展的动力体系模式,章结尾运用这一模式对我国会展业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发展会展业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4.
2007年冬季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陶器库开展了室内大气污染系列采样工作,持续31天,使用Minivol便携式气溶胶采样仪采集了大气颗粒物样品(PM2.5),利用AreaRAE—IAQ(PGM5220)测定了库内的微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冬季兵马俑陶器库中的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76.1μg/m3,明显低于室外,PM25中水溶性离子主要由SO4^3-、NO^3-和NH4^+组成,与室外相同,表明库内污染物主要受室外控制,而且库内颗粒物偏酸性,库内温差较大,由于颗粒物偏酸性可能会对库内的陶器彩绘颜料中的碳酸钙、碳酸钡及硅酸铜钡等成分产生不利影响,颗粒物的悬浮与沉降也可能会对彩绘产生污损,此外库内剧烈的温度变化也可能会对彩绘陶器的保存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5.
乙二醛脱水加固定型曾侯乙墓和包山楚墓彩漆主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中行  程丽臻  李澜 《文博》2009,(6):463-467
采用湖北省博物馆陈中行研究员发明的乙二醛复合液法脱水加固定型曾侯乙墓和包山楚墓出土的彩绘漆棺,漆棺脱水处理后色泽正常,保持了脱水前的色彩,未发生开裂变形,强度与脱水前相比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6.
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所开凿的洞窟中,榆林25窟是相对较特殊的一个,窟内南北两壁的观无量寿经变与弥勒经变延续了盛唐洞窟中经变画的构图、风格,而正壁残存的一佛八菩萨图在造像样式上与窟内其他图像则有一定的差别。从正壁残存的主尊、菩萨名号题记中可以发现,唐代不空译《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能够与之相对应,但是该经对八大菩萨身形的描述与榆林25窟的图像有一定差别。此图像与藏经洞中的部分绢画具有类似的风格特征,其中一部分有藏文题记,表明它们与居住在敦煌的吐蕃信众有密切的关系,而藏经洞中发现的藏文抄写的《八大菩萨曼拏罗经》可以证明此地的吐蕃信众确实信奉这一经典。一佛八菩萨的图像在吐蕃本土拉萨及青海地区屡有发现,其中西藏昌都与青海玉树的两处摩崖石刻由高僧益西央开凿,年代均在九世纪初,这些遗迹说明一佛八菩萨图像在吐蕃本土的流传情况。在这几处图像与榆林25窟的一佛八菩萨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吐蕃流行的八大菩萨图样并不十分固定,但其构图和风格是基本接近的,而榆林25窟所采用的图像可能来源于吐蕃地区。  相似文献   
77.
Recently, rice fields dated between 5000 and 2500 BC were found at the Tianluoshan sit in east China. The early rice fields dated between 5000 and 4500 BC are the oldest rice fields known. The discovery has provided data of recovering reclamation, cultiv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rice fields in the Neolithic age. People opened up marshes of dense reeds with fire and wooden or bone spades, in order to create rice fields. In the rice fields, there was not only rice, but a lot of weeds as well. The excavations proved that little or even no weeding or irrigation was adopted. However, tilling soil by wooden and bone tools was evidenced. The average yields are estimated to have been about 830 kg for the early period and 950 kg per hectare for the later period. The cultivation system was low-level. Although the Tianluoshan people cultivated rice, they still obtained a great deal of food by gathering and hunting.  相似文献   
78.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science, a scholarly domai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that applies analytical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and methods to understand and address urban, rural, or regional problems. We conducted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8509 articles published in six regional science flagship journals (including the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Regional Science Policy and Practice, and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from 1958 to 2021. The analysis presents an objective data-driven and unprecedented visualization of the field's intellectual, social, and conceptual structure and trend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present. It also provides a rich portrayal of the epistemology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illuminates matters related to region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We find that regional science has moved well beyond its origins, shifting away from a heavy focus on theory and abstraction to modeling/simulation, empirical analysis, and policy research. We also find that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people” in regions an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problems, and some important shifts in the regional science community itself,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patterns of collaboration and the geography of scholarship.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provid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directions of research and education for regional science.  相似文献   
79.
距离因素是影响旅游地客源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关键因素,现代交通技术的变革,信息化及网络技术的普及造成的时空汇聚使距离因素弱化。以距离因素的多维尺度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时空缩减”背景下的游客出游距离的变化趋势;构建旅游地客源市场演化的理论模型,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探讨了旅游地吸引半径的变化动向;结合游客出游距离和旅游地吸引半径的演化趋势,阐述了旅游地客源市场的时空动态演化过程并剖析了其内在机理;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对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和检验,为旅游地客源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0.
本章通过对章太炎的“反满说”、梁启超与胡适的“理学反动说”、钱穆的“每转益进说”、侯外庐的“早期启蒙说”、余英时的“内在理路说”等五个重要理论观点的形成及其基本涵义的历史考察,探讨了清代学术史研究范式在20世纪的变迁。文章认为,基于国粹意识的“反满说”,开拓了研究的新方向。“理学反动说”则是在此基础上的继往开来,并注入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西方科学的方法论思想,成为20世纪研究的重要范式。“每转益进说”与“内在理路说”,试图以继承与发展的观点重新解释,从而对“理学反动说”提出了新的挑战。“早期启蒙说”则勾划出由17世纪早期思想启蒙到19世纪近代思想启蒙的一条主线,首创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清代学术的新范式。文章指出,上述研究范式之间的起伏消长,反映了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而这种社会思潮的起伏消长反过来也影响甚至决定了研究范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