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2篇 |
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12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72篇 |
2011年 | 106篇 |
2010年 | 97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95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庆文化,在节日的时空里,它显示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节日是人类得以展现狂欢性的载体.是人类生命本真的体现。我国的节庆拥有深厚的民俗积淀,体现了传统的和谐之美。中国节庆文化是民间底层焕发的一种蓬勃生命力,也是一种新生、自由、快乐的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随着佛教艺术品在世界范围内收藏品市场的走俏,作为藏传佛教特有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唐卡艺术亦逐步走出神秘的宗教环境,进入世俗的殿堂,成为收藏界的新宠。但由于宗教的神秘性以及藏传佛教教理的博大精深,使得唐卡艺术在向世俗化发展的历程中还带给了许多爱好者以困惑与不解。例如:如何对唐卡进行恰当的命名;如何准确的区分经常被绘制在唐卡上的佛教诸神及其眷属。 相似文献
23.
二.经常被绘制在主尊上的佛教题材 1.诸佛题材:经常在唐卡中表现的诸佛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弥勒佛、燃灯佛、五方怫、过去七佛、药师七怫。这之中又以前5位为主。对上述诸佛的区分,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身色。如释迦牟尼佛经常被绘制成金色或黄色;药师佛经常被绘制成蓝色; 相似文献
24.
所谓“伦理悬置”,是指在民间故事演述中时常出现的一些伦理乖违现象,现实伦理既不能控制故事的伦理诉求,又不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它在完成叙事这一主要使命的途中,暂时被搁置起来、悬而不议了,体现了叙事对于伦理的干扰作用.从民间叙事的内在逻辑来看,故事情节越远离日常生活逻辑,“伦理悬置”的几率就越高;同时,伦理乖违涉及的对象范围越大,其实际的乖违感就越弱,“伦理悬置”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这是民间叙事与作家叙事的重要差别之一。 相似文献
25.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末对西方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思潮,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思潮已经开始深入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深刻影响,博物馆学也应该吸收其中积极的一面。本文对后现代思潮对博物学带来的冲击做了一些简要分析,通过对国外新型博物馆的经验介绍,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6.
同志们: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开展《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受国务院委托,我担任编委会主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根据会议议程安排,现对“《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作说明。 相似文献
27.
[I] want to single out one phenomenon that could be called the ‘politics of sources’. It points to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histories that both scientists and historians can write are artifacts of the available sources.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not only opened its archives very early on for historical work but also invested a lot in making the archives readily available for historical exploration. During the 1980s, many young historians took advantage of this opportunity. Thus, in a relatively early phase of the professional historiography of molecular biology, one could have gained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biology as a whole was a bio-politically directed enterprise of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sustained by the vision that social processes could ultimately be controlled by biologic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28.
29.
Shuwen Pei Xing Gao Huimin Wang Kathleen Kuman Christopher J. Bae Fuyou Chen Ying Guan Yue Zhang Xiaoling Zhang Fei Peng Xiaoli Li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2
The initial Late Paleolithic, said to appear between 40 and 30 kya in eastern Asia, is defined by the appearance of many innovations. These archaeological indicators include the appearance of more refined stone tool making techniques (e.g., include the appearance of blade and microblade technology), complex hearth construction, use of pigments and personal ornamentation, as well as worked faunal implements such as bone and antler tools. We report here new findings from a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ject conducted at the Shuidonggou (Choei-tong-keou) site complex in northern China, a series of localities that date from the initial Late Paleolithic to the Neolithic. 相似文献
30.
从曹操高陵的考古发掘状况看,曹操墓是一座被盗且破坏严重的墓葬。其形成之原因决非普通的盗墓,而是一场蓄意的毁墓。曹操高陵最早被盗时间,在西晋"八王之乱"中。在此期间,西晋宗室、成都王司马颖镇守邺城,曹操高陵遭受毁盗。时任司马颖之镇北大将军府司马的陆云,在与其兄陆机的往来书信中,曾披露曹操高陵被盗的信息。陆云与其兄陆机书信中所列之其检视的曹操遗物,与曹操高陵考古出土名物石牌所载之物名颇相对应。这批曹操遗物,当出自被盗的曹操高陵。将文献所载之邺人张承基叛乱、邺城三台上之平夷堂被毁、曹魏逊帝(陈留王曹奂)之死等连续发生的历史事件与曹操高陵被毁事件联系在一起,并置于西晋晚期政局之背景下,历史的真相稍许会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