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71.
“关税特别会议”中有关附加税及税率问题之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若怡 《民国档案》2005,(4):126-132
1925年10月26日召开的关税特别会议,就结果而言,一如之前历次商约、税则修改的谈判,成以失败告终;但就过程而论,却可视为近代中国在争取关税自主努力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与会代表的努力和收回主权意识的觉醒下,为日后实行关税自主及开征二五附加税,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2.
镇墓兽是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厚葬之风的产物。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穴埋葬的三具尸体旁 ,就发现随葬有骨针和装饰品。随着国家的出现及阶级产生 ,特别是封建社会形成之后 ,等级制度更加森严。在贵族墓葬中 ,随葬着十分丰富和贵重的器物 ,墓葬规格和随葬品的多寡 ,已成为死者权力和地位的标志与象征 ,从而形成了“事死如事生”的习俗 ,厚葬之风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潮流愈演愈烈 ,镇墓兽就是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出现的。镇墓兽的形象狰狞凶恶 ,不少学者对镇墓兽的形象及用途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入的研究与考证 ,但仍未达成共识。汉唐书…  相似文献   
173.
孙春日 《满族研究》2002,10(3):33-40
清在东北厉行封禁时期,朝鲜北部六镇边民因生活之苦,犯禁潜入图们江,鸭绿江以北采参捕鹿,以资生计,至19世纪后半期,朝鲜北部连续几年发生自然灾害,民不犯生,大批涌入我国边境定居耕作。清对朝鲜灾民只要“Ti发易服”,对其开垦之土,“清丈升科”,并赋予土地所有权。《间岛协约》只是再一次重申这种权力而已,并非日本所说的那样,是他们在这个协约中为朝鲜垦民争取到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74.
在日本泉屋博古馆展藏的中国青铜器中,西周青铜私文书的数量和字数超过了商和春秋战国,不仅如此,中国考古出土的青铜铭文器字数和数量,迄今为止,也是以西周居多。西周铸造技术的提高和普及、奴隶制度的高度完善、家庭成员思想观念的转变及留传意识的增强等,是西周青铜私文书的数量、字数以及记事的范围和内容增多的主要原因。西周是青铜私文书发展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75.
The post-socialist Chinese city has been an important site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of modernity in its everyday shape and manifestations. A common way of understanding urban experiences is through the prism of consumption. Rural migrants in the city cannot compare with urban residents in terms of their consumption level, but they are seen to be equally enthusiastic in partaking in consumption, and their identities are also believed to be (re)shaped by consumption practices. Drawing on several years' extensive ethnographic research in Beijing,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se scenarios cannot adequately account for the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rural migrants' experience in the consuming city. In this article, I put forward a methodological argument for considering the lived spatiality of ethnographic subjects in conceiving and considering consumption. Then, 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how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use urban spaces, I consider the ‘dialectic of freedom and constraint’ which marks their agency and their individual choices and decisions. Finally, I explore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space by considering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subversive’ behaviours within rather than in opposition to the capitalist commercial logic and space. This discussion demonstrates that consumption practices are at the same time spatial practices, and despite the many obstacles and constraints,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are actively availing themselves of the opportunities that the city has to offer. This creative process is crucial if we are to gain a new and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consumption as a social practice. I further argue that it is also a process by which rural migrants hold on to their sense of dignity and self-respect in an environment of exclusion and discrimination.  相似文献   
176.
李盛铎(1858-1935),字茉微,号木斋,江西德化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近代著名藏书家.袁克文(1890-1931),字豹岑,又作抱存,号寒云,河南项城人,袁世凯第二子.民国初年,寒云师从李盛铎学习版本目录学,由此致力于收藏古籍善本[1].  相似文献   
177.
近年来,南京大屠杀新资料的大量涌现,对于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产生了双向效应。其正向效应是,对既有实证的加固与增强;其反向效应是,对原有理念的冲击与挑战。这种双向效应的出现,不足为奇。它是学术研究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惟其如此,方可从不同的方面与层面,使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实证与认知,更加接近或还原历史的真实。在某种意义上,反向效应的出现,比之正向效应,对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发展,更为重要和有利。导致产生反向效应的那部分史料,是客观存在。对它们,采用掩盖和回避的方法,都是不科学和不可取的。只有老老实实地承认它们,接受它们,利用它们,才是我们认识真理、接近真理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78.
京西古村落地域文化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门头沟区分布有30余座古村落。京西古村落,把传统庭院与崎岖的山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原始的民居风貌、古朴的山地四合院、丰富的历史遗存、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堪称我国明清山村建筑和乡土文化的典范。京西古村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北京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资源。  相似文献   
179.
孙立萍  齐月 《收藏家》2008,(9):87-87
1956年在阿城金上京会宁府南城中的北段,南城村九组裴家屯一家农户,在自家挖菜窖的时候,挖出了一尊高19.6厘米、重约2.1公斤的铜坐龙。当时此农户并没将它交给文物部门,而是藏在了自己家的箱子里。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位农户将这尊铜坐龙拿出来玩赏,并将它摆在了自家的窗台上。龙头朝着屋内(北),不想刚放在窗台上,  相似文献   
180.
在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中,玉器以其特有的品位和属性融入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伦理道德、宗教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地处中原的河南出土了大量的三代玉器,以其品类多、功能全、工艺精而居于全国前列,贯穿于夏商周各个王世,其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绝对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