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篇
  免费   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南外宗正司是宋代管理外居宗室的机构。宋金交战,为躲避战乱,它辗转迁入福建泉州。南外宗正司的机构非常健全,宗室在闽蓬勃发展。南外宗正司的入闽,对提高泉州乃至福建的历史地位以及促进福建经济文化的繁荣均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论晚清"裁厘统捐"与"裁厘认捐"的尝试及夭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华山 《史学月刊》2004,5(2):57-63
厘金在晚清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多次征收而导致的税率过高使多方极为不满,也造成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矛盾。《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预备“裁厘加税”,清政府决定对厘金进行改革,实施“裁厘统捐”。随着立宪运动的展开,商民势力较大的江浙等省发起“裁厘认捐”,以抵制清廷的“裁厘统捐”。由于厘金问题事涉中央、地方、商民等多方利益与矛盾,加之清廷措置失当,短时期内难以顺利调适,博弈的结果是官方的“裁厘统捐”和商民的“裁厘认捐”均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83.
邓小平农民脱贫致富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农民脱贫致富思想 ,是以消灭贫穷论为基础和理论出发点展开的。它包括互相联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即农民脱贫论、农民致富论、农民扶贫论。邓小平的农民脱贫论揭示了农民脱贫的保障条件、农民脱贫的意义、农民脱贫的途径与方式 ;农民致富论阐明了农民致富性质、致富方法、致富道路、致富保证等思想 ;农民扶贫论包括扶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扶贫的基本思路及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84.
从灾害经济学角度对“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考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关于其主要成因,1978年前一直错误地完全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但近年来国内外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认为这三年“风调雨顺”,根本没有自然灾害,“人祸”即决策错误是唯一的原因。本文根据对灾情、受灾面积等资料图表的分析,证实这三年发生了持续的严重自然灾害;同时分析了各种决策错误带来的不同影响,重点把粮食作为决定国家经济兴衰的生命线和因果关系链的比较指数,用计量方法分析当时农村因灾减产、因决策错误减产、因高征购而减少粮食存量之间的比例状况。本文的结论是:从农业粮食减产因素看,自然灾害略大于决策错误;从农村一个时期的集中缺粮情况因素看,决策错误影响远大于自然灾害,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相似文献   
85.
说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的“丁”——附:释“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公布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中,多次出现一位当时还活着的、称为“丁”的人物,从卜辞内容可以看出其地位甚高。本文主要通过指出这批卜辞中与历组一类占卜同事的一组卜辞,肯定了“丁”就是当时的商王武丁。以“丁”称呼时王武丁,究竟应该如何解释尚待进一步研究。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推定这批卜辞的时代,当为武丁晚期而非整理者认为的“武丁前期”。此外,这批卜辞中多次出现的一个整理者隶定作“”的字,应释为“速”,意为“召”、“召请”。旧有殷墟卜辞中一个或释读为“眚”、“软”、“喘”等的字,应释为“” ,读为咳嗽之“嗽”。  相似文献   
86.
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韬光养晦的段祺瑞应时而出.担任"临时执政"之初,段企图通过召开善后会议,联络各方实力派,推进"和平统一",并利用军阀之间形成的暂时均势,从内部对北洋体系作一番整合.其间经历了不同政治体制的艰难选择,以及各派政治势力之间"务求燕雀均衡"的权力分配.然而,由于段政府缺乏军政实力,没能形成为南北新旧各方认同并拥戴的权势中心,其整合北洋的努力未著成效.这一政治结局,使中国丧失了和平统一的最后机会,预示着中国政治问题的根本解决将转而经由北洋体制之外的途径,同时也预示了北洋体系最终崩殂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87.
陈长琦 《史学月刊》2008,(4):107-112
林天蔚是国际知名的历史学家.他在隋唐史、敦煌学、宋史、香港史、方志学等领域卓有成就.<隋唐史新论>是其在隋唐史方面的代表作.该书特点:一学术视野宽阔,对国内隋唐史研究,特别是对国际汉学的隋唐史研究有深入的掌握.二具有隋唐史研究的整体观,善于从宏观的角度,把握隋唐史的特点.三立论高远,许多观点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对隋唐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8.
张叔驯先生的集钱生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湖州南浔鼎盛时期在清末民初,由于经营丝绸、盐运起家,致有"四象、八牛、七十二磴狗"之称.大富者则有:刘、张、庞、顾四姓,他们既富且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都重视推进文化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89.
针对目前学术界在民国侨务政策、侨务工作方面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侨委会,对于海外部仅粗略涉及的现状,依据相关档案及其它文献资料,对国民党海外部的沿革、职能、其侨务工作实绩及与侨务委员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做了分析和阐述。认为国民政府的侨务委员会与国民党海外党部从党政两个权力系统推展侨务工作,二者分工合作,相辅相成。抗战前,以侨委会为主;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太平洋战事发生以及日本推行南进政策后,以海外党部为代表的党务系统在侨务工作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为了筛选出能用于丝织品文物防霉且对人、环境安全的生物代谢产物,选用目前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的安全性防霉剂纳他霉素,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采用抑菌圈法对现代天然丝织品材料进行了防霉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否以乳酸链球菌素作为助剂,500μg/g(以有效成分计)纳他霉素在丝织品上防黑曲霉、青霉、毛霉效果明显。纳他霉素对白色丝织品的色泽和机械强度无破坏性影响。纳他霉素在丝织品文物防霉上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