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中国古典叙事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诗经》中的周人史诗、汉代乐府、南北朝民歌、唐代排律等为主要代表样式的叙事诗的研究,在当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叙事诗文本的整理、代表诗篇的解读、断代和通代的研究及研究方法、叙事模式等都有所突破,总结起来大致可包括如下五个方面:一是古代有关研究的简单回顾,二是叙事诗文本的编纂整理,三是有关的研究专著,四是主要的研究论文,包括思想内容、体例结构、研究综述,五是港台及国外的有关研究,此外在中西叙事学方法论的研究专著也有极大收获。  相似文献   
142.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attitudin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mong ethnic groups in conflict‐affected societies. Conventional wisdom tells us that societies that have experienced violent struggles in which individual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have (been) mobilized against each other are likely to become polarized along ethnic lines. Indeed, both policy‐makers and scholars often assume that such divisions are som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that must be overcome to restore peace after war. We comparatively examine this conventional wisdom by mapping dimensions of social distance among 4,000 survey respondents in Bosnia‐Herzegovina and the North Caucasus region of Russia. The surveys were carried out in December 2005. Using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ethods, we do not find patterns of clear attitudinal cleavages among member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Bosnia‐Herzegovina. Nor do we find patterns of clear ethnic division in the North Caucasus, although our social distance matrices reveal a difference between Russians and ethnic minority groups.  相似文献   
143.
曹敏娜  王兴平 《人文地理》2003,18(2):37-41,74
本文从区域、产业和社会文化三个角度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功能定位进行研究,认为高新区承担着"增长极"的区域功能,应该选择符合国家导向并切合当地实际的产业进行发展,并注意培育高新区的社会功能以作为高新区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文章以南京高新区为例,在对其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与几个国家级高新区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产业、区域和社会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功能定位,并针对实现其功能定位中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4.
曹嵘  白光润  王琳 《人文地理》2004,19(1):13-16
在评析传统的住宅经济区位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居住环境的生态价值对住宅区位的重要意义,进而从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角度提出了城市住宅的生态区位模型。并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环境生态价值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以及对未来住宅区位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5.
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对区域与城市社会、经济及文化系统影响迅速加深,从而使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本文首先回顾了经典的空间结构构成要素分析,然后对信息技术影响下的空间结构的点、线、面在内涵及形态上的相应变化进行了解释。对于点要素而言,其规模、功能、地位及不同点之间的联系都发生了变化。而线要素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促使了信息流对空间结构作用的强化,不同网络之间的互动日益重要。这些又导致面要素出现了如智能区域等新的空间组合模式。最后,指出了空间结构的成长与变化是与特定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的,需要针对特定地区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6.
就业稳定性是影响城市外来人口工作生活状况和市民化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大样本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稳定性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外来务工者工作变更频繁、首份工作持续时间短,劳动合同签订率普遍不高且期限短;外来务工人员中非农户籍群体稳定性略强;年龄、婚姻、受教育情况、社会阅历、老家关系、工资差异、劳动合同等因素对务工人员就业稳定性有显著影响;1978-2009年不同时期进城的务工人员工作稳定性具有波动性,但近年来稳定性有提高的趋势;就业稳定性的地域特征有一定差异性。2006年以来,个人阅历、职业培训、社会网络、劳动合同等因素的影响作用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47.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研究状况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验示范基地,自从1986年实验区创立试点以来,其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普遍得到不同学科学者专家的关注。本文在介绍国内实验区发展概况和国外可持续社区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1986-2009年间实验区研究领域的94篇学术论文进行了分类汇总,将我国该领域的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梳理了各阶段实验区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特点,剖析了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研究的可能重点与方向,以期为我国实验区研究获得新的突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8.
旅游地公共交通性能的游客感知研究——以黄山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山市为案例,研究了旅游地公共交通性能感知维度及其游客满意度水平。结果显示:(1)利用游客对黄山市公共交通性能各要素的重要性评价数据,得出黄山市公共交通性能的维度由"公共交通的时间性"、"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公共交通的合理性"、"公共交通的安全性"等构成。(2)在游客对黄山市公共交通性能的满意度评价上,游客对黄山市公共交通性能18个要素的满意度评价均在3.4以上,对黄山市公共交通整体满意度也为3.66;从维度上看,"公共交通的安全性"评价最高(均值为3.81),其次是"公共交通的时间性"(3.6),"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公共交通的合理性"分别为3.57和3.5;同时回归方程分析表明,"公共交通的时间性"和"公共交通的便捷性"2个维度对黄山市公共交通整体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3)分析得到游客对黄山市公共交通性能各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的IPA方格图,包括优势区(含8个公共交通性能要素)、弥补区(含3个要素)、忽略区(含6个要素)、保持区(含1个要素)。  相似文献   
149.
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区空间结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  曹小曙 《人文地理》2007,22(6):6-10
工业化背景下,世界铁路运输发展迅速,各种大型火车站在城市迅速崛起,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城市次中心区域逐渐形成,对火车站的区域影响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城市和交通学界的重视。文章首先总结了当前火车站与周边环境关系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动向,并对国外学者关于火车站地区的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火车站与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火车站对周边地区的社会影响等研究的主要观点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综述。接着概括和分析了国内学者在火车站与周边环境关系研究的主要方面和内容。最后,针对我国的火车站地区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0.
广州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居住迁移是家庭居住消费的空间调整过程,也是城市重构的基础动力,是西方地理学、规划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2001年和2005年在广州市进行的家庭住房问卷调查结果,文章分析了居住迁移空间特征、方向特征以及居住迁移方向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市居住迁移空间以就近迁移为主,在同一行政区范围内和邻近行政区间的迁移比重非常高,但从阶段演化来看,就近迁移有弱化趋势。迁移方向以老城区内和外围区内的迁移为主,其次为以老城区向外围区迁移。住房产权、家庭生命周期、家庭收入和迁移时间对居住迁移方向的影响显著,居住郊区化与住房自置率提高有关;单位房和房管局房建设是郊区化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