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研究汉代髹漆工艺中是否含有淀粉粘结剂,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提取了长沙风篷岭汉墓出土的漆器残片中的残留物.实验结果显示: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具有十字消光特性的淀粉颗粒,粒度大小在13至25μm,且有加热糊化的现象,加热温度在60至80℃,加热时间大约在30min以内.本实验证实在汉代漆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淀粉作为粘结剂,为研究汉代漆器的制作工艺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62.
基于人学和系统论的旅游本质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耀峰  白凯 《旅游科学》2007,21(3):27-31
旅游本质问题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在综合分析中外相关旅游本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人学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观点和系统论自组优化原理分析了旅游的本质,并提出:旅游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自觉活动或经历,其目的是追求身心愉悦.  相似文献   
63.
古代文物丝织品霉斑清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决故宫博物院库房藏品中部分古代丝织品出现生霉的问题,从对库藏纺织品的病害现状调研入手,了解生霉文物本身的质地、染料成分、以及霉斑形成的环境状况,利用改进的改良型超声清洗方法和弱酸化水溶液,对多件霉变石青色丝织品进行了清洗处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此法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4.
陕西白水出土宋代丝绸的揭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自行研制的JZ 1出土丝织品揭展剂的实用效果 ,对陕西白水县出土的宋代粘连糟朽丝绸进行了实验性揭展。实验结果表明 ,JZ 1揭展剂对出土的糟朽丝织品具有明显的克服粘连丝绸之间的粘结力、软化脆化丝绸和协助剥离的作用 ,说明JZ 1是一种效果较好的丝织品揭展剂。  相似文献   
65.
中国的早期铜器与青铜器的起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公元前16世纪以前的早期铜器已在50多个地点发现500多件,主要分布在四个地区,其年代最早为公元前4500年。早期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公元前4500~前2500年尝试冶炼各种原始铜合金的发生期,公元前2500~前2000年以红铜为主的发展期和公元前2000~前1600年以青铜为主的成熟期。中国古代青铜器分别起源于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青铜时代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66.
张一恒  叶文  沈超 《旅游科学》2006,20(3):23-28
社区居民作为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相关利益群体之一,他们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经营的内在动因直接影响到生态旅游开发的质量和生态旅游社区的持续发展。本文作者通过在滇西北哈木谷社区的实地调查,研究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需求,进而分析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生态旅游社区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7.
白凯  王晓娜 《人文地理》2018,33(5):133-142
通过探索性分析,初步建构并检验了旅游劳工移民地方融入的组成结构;以丽江古城为实证研究案例地,关联分析了社会氛围对旅游劳工移民地方融入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经验主义视角下旅游劳工移民的地方融入是人、活动、地方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涵盖感知性融入(地方评价)、功能性融入(活动参与)及情感性融入(地方依恋)三个方面,且三者所建构的地方融入结构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外部有效性;社会氛围与旅游劳工移民的地方融入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68.
69.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  宋玉祥 《人文地理》2019,34(3):118-127
基于标准差椭圆、ESDA-GWR和空间计量方法,对2003-2015年中国286个地级单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有较大提升,从沿海向内陆阶梯状递减的趋势逐渐增强,并形成沿海向内陆的“中心-外围”结构;空间上表现出在东-西方向上先极化后分散,南-北方向上先分散后极化的演变特征;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虽强度有所减弱但仍非常显著。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服务生产率、开放程度、城市化率、产权结构、知识资本密度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提高产生正向影响,而工业化程度对其产生抑制作用,挤出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70.
枕部变形主要表现为头骨后部的不自然扁平化,自顶骨顶孔区开始向后下转折一直延续到枕外隆突处,使两侧顶骨后部和枕骨上部形成一个几与法兰克福平面相垂直的平坦面。古代遗址中以大汶口文化居民最为流行枕部变形,俨然成为其重要的风俗习惯,此变形方式应为刻意保持婴儿仰睡在硬质枕具上,从而形成枕部扁平,应为有意识的行为,不过其最开始的起源也许并不是有意识的,可能是偶然形成,因其符合大汶口文化居民的审美从而得以流传下来。满族的睡扁头亦是针对枕部的变形,与大汶口文化居民的情况相似,不过因时代断层以及枕部变形方式较简单等因素,两者应是各自起源,并无直接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