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漆灰的修复是漆器文物修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揭示故宫博物院旧藏漆器3种典型漆灰的材料构成及特点,以及为漆器修复工作提供科技支持,研究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纤维显微镜观测、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综合分析了3种典型漆灰所含无机及有机原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明代古梅花蕉叶式琴漆灰所用无机材料是动物角灰或骨灰及少量黏土,胶结材料则由中国大漆及少量植物油组成;清代黑漆描金大宝座漆灰的无机材料为含有方解石的黏土,胶结材料为熟桐油、猪血的混合物,此外,样品中还含有麻类纤维,为宝座木胎与漆灰层之间所裱麻布,宝座漆灰不但能提供平整髹漆表面,而且还对麻布有加固定型作用;清代黑漆地填金字张廷玉书圣训天伦对联漆灰的无机材料为黏土,胶结材料则为熟桐油、猪血的混合物。研究所用分析方法体系可实现漆灰原材料,特别是有机胶结材料的准确识别。3种典型漆灰的选材特点与中国古代漆器,特别是明清时期家具、器物制作用料传统相吻合,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于漆器文物修复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2.
至今在我国国内,有关评介韩国地理学研究状况的文章甚少。虽然韩国地理学研究历史较短,但有些领域的研究已走到了我们的前面。本文将系统地介绍韩国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流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的研究状况,并指出目前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仰韶村和仰韶文化--纪念仰韶文化发现8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志敏 《中原文物》2001,2(5):15-18
河南渑池仰韶村是仰韶文化所从取名的地方,发现以来已有80年的历史.安特生和袁复礼的考古发掘,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萌芽,后来的一系列田野工作,更加深了对仰韶文化的认识.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的连续发展,终于形成以商周文明为核心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9.
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化的蓬勃发展 ,不但促使了农户对劳力分配的调整 ,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存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而且也影响农户收入的变动。农村工业化对促进中国农业、农村及劳动力过剩等问题的解决有积极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确可由农村工业化之发展来达成。中国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总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便来源于农村工业化 ,即乡镇企业的发展及相关农业的发展。在目前状态下 ,要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要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乡镇企业内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0.
Massimo De Angelis 《对极》2010,42(4):954-977
Abstract: This paper builds on the author's previous theoretical work on the role of processes such as enclosures, market discipline and governance. It discusses the middle class in terms of a stratified field of subjectivity within the planetary wage hierarchy produced by these processes. It discusses the thesis that the middle class, qua middle class, will never be able to contribute to bring about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capitalist system of livelihood reproduction. The production in common centered on middle class values—however historically and culturally specific they are—is always production in common within the system. Our common action as middle class action, whether as consumers, workers, or citizens, reproduces the system of value and value hierarchy that is the benchmark, the referent point for our cooperation. The paper then discusses some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onundrum faced by those who seek alternatives: there will be no “beginning of history” without the middle class, nor there will be one with the middle cla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