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16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每年,对于数以万计的有孩子要参加中考、高考的家庭来讲,都关心着一个问题:如何抓住战前的关键时机最后一搏,让孩子离理想的学校近些,再近些。笔者为此走访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得到的信息是:好成绩来自身心俱佳的状态。要想身心俱佳迎大考,需从四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72.
李雅丽 《人文地理》1993,8(1):79-81
伊朗的现代地理学开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德黑兰创办第一所西方式技术学院--达鲁弗农学院,自此,地理学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73.
传统村落文化对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性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改革时代中国的城乡发展亟需改变以往城市偏向型发展观导向下忽视甚至漠视乡村的发展,逐步转向区域同步发展观下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实质上是城乡联动发展中不断实现城乡文化共融的过程。传统村落是整体上延续并传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乡村聚落,乡土文化是其区别于城市文化的独特价值所在。本文从文化地理学视角,从"地方性"角度重新定义传统村落并剖析其文化空间和空间的文化价值,探讨城乡一体化对传统村落文化及其空间演变的综合影响,最后提出传统村落文化对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性响应策略。  相似文献   
74.
为儿子指路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是孩子最初的向导。在充当向导的过程中,我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小故事,相信会给广大家长有所启迪。帮儿子打败电脑游戏男孩子  相似文献   
75.
齐志刚 《神州》2013,(36):19-19
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工作任务和历史使命。本文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工作给出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76.
正左舜生(1893—1969年),谱名学训,别号仲平,湖南长沙人。他与曾琦、李璜并称"曾、左、李",是中国青年党的党魁,在变幻莫测的民国政坛上叱咜风云、显赫一时;他与李剑农、蒋廷黻齐名,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著作丰硕,卓然成家;他是"书生略带名士派",在访问延安的繁忙日程中还提出要去看望江青和丁玲。  相似文献   
77.
回族是有着悠久历史、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民族,他从形成伊始,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很高的文化认同。这种由文化认同而产生的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的碰撞融合构成了回族文化独特的内涵,对回族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将从汉文化认同的形成过程、影响回族汗文化认同的因素以及汉文化认同的具体表现三个方面,对回族形成中的汉文化认同作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78.
云南省祥云县是滇西青铜文化的重要地区,曾发现祥云大波那和祥云检村等大型青铜文化墓葬[1]。本文研究的红土坡古墓群位于祥云县城西北约2公里的红土坡村。其东面与红土坡村的上显子相连,西临祥(云)宁(蒗)公  相似文献   
79.
大齐米:我不会再跟妻子一起登山了我登过三次珠穆朗玛,今年是最难的一次。 5月20日那天天气非常好,没什么风。夏尔巴在我们前边出发,在C2(海拔7790 米)已经搭好了帐篷。我们在从C1(海拔7028米)到C2的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我和妻子拉吉只用了不到6个小时就到达了C2。我1997年第二次登顶珠峰的时候就是  相似文献   
80.
本以楚地出土的实物(卜骨、卜甲)与字(楚简)材料为基础,结合相关历史献与已有研究成果,对楚人的卜筮规则与相关程式进行了综合探讨。认为楚人的卜筮基本上与商周卜筮保持了较大的一致性,其损益变通处,则与周代更为接近。在卜筮规则与程式上,仍然因袭商周传统,并无多少创新。楚人的出土资料,更多的是在为周人典籍作印证与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