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1篇
  7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正马士英是南明弘光皇朝的宰辅,重用其同年友阮大铖,为时论所不容。作为魏阉余孽的阮大铖,一朝大权在握,便对讽刺他的复社成员大张挞伐,或拘捕下狱,或肆意杀害。阮氏迫害清流的罪责,后世大都推到马士英头上。据当时的一些历史资料记载,马士英对阮大铖的行为是有所限制的,没有放任阮氏恣意妄为。马士英对江南文士,并非抱敌视态度,对其中一些正直有为之士,有意加以起用。他的得力幕僚顾在观,就是江南名士。顾在观是杨龙友的家庭塾师,当马士英任凤阳总督时,龙友推荐他为马氏幕宾。据王昶《春融堂集·顾在观传》载:"在观字观生,华亭人,博览群史,于古今治乱之原,人才臧否  相似文献   
63.
正"中华民族复兴"论,就其核心概念"中华民族"与"复兴"旨趣之明确组合的思想自觉形态而言,可以说形成于民国时期,大约在20世纪10年代末和20年代早中期开始出现,九一八事变之后逐渐风行全中国。但若溯其源头,恐怕还得从清末孙中山的"振兴中华"论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谈起。前者代表排满革命党人的汉民族主义之"光复"理想;后者则预示了后来立宪党人融合中国各民族、实现共同发展的"大民族主义"(梁启超语)之国族"振兴"愿望,它们为共同孕育这一时  相似文献   
64.
这显然是一个中国式的故事。 素有乖巧之称的名人之子突曝丑闻,民众哗然,父亲顿成千夫所指,因为数十年来,他将原配与儿子冷落一旁,这次终于要为自己的自私背上“教子无方”的骂名。  相似文献   
65.
三、金 "金"屬於貴金屬之類,即屬於很少变化的金屬之類。它的比重是一九·三,熔點温度是一千零六十四度。金是廣泛用於日常生活中所有金屬內最不易受到破坏的金屬。如果我們有純金製的物品,那麽就可以有確信地說,任何外部破坏因素对它也不能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66.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它的变革也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表里的。当人类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所产生的民俗无不反映出那个时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及其所达到的水平。在远古时代,人们的认...  相似文献   
67.
汤显祖自幼受到阳明心学的熏陶。对他影响最深的是罗汝芳、达观和尚和李贽。罗汝芳生生之仁的学术思想,达观侠义救世精神,以及李贽“童心”说和狂狷豪侠气质,对汤显祖人生观、政治观的形成,都有决定性的意义,自然对汤氏文学思想与美学思想的核心“至情”说,也有密切的联系。汤氏“至情”说,对明清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当代青年在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能够接受先进完整的教育,能够有条件专心读书,并且拥抱了信息时代,他们有幸出生在能够选择的时代,但是,时代并没有传授他们选择的智慧,我发现这是很多大学生不快乐的根源……”  相似文献   
69.
5月25日,广州市萝岗区地方志办公室举办了一期大事记编写培训班。  相似文献   
70.
受山西省文物局委托,我们承担了《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近现代文物的增补复查工作,时逾半载,足迹遍及全省各县。发现了大量新材料,较好地完成了调查任务。在半年多的调查中,我们接触了大量的近现代文化遗产,登记注录了数以千计的遗址,然而,面对这些遗址的现状,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残破的房舍,倒地的碑碣,残缺的器物,除了少数由文物部门管理的遗址外,用“满目苍痍”来形容,绝不过分。这些遗址比起那些荡然无存的遗址来,还算幸运,但不难看出它们的消失是不会太久远的。造成这些文化遗产被破坏的原因,主要是文物管理体制的问题。大量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