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黄榆林 《广西地方志》2017,(4):F0003-F0003
2017年7月25日,广西地方志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  相似文献   
32.
一直以来,关于父亲的讨论可谓热火朝天:"狼爸"萧百佑,靠"三天一顿打"把3个孩子送进北大;"鹰爸"让4岁儿子在雪地里裸跑而得名;"羊爸"靠"温情教育"把两个孩子送进北大和清华……不久前,湖南卫视推出一档明星亲子户外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引发了铺天盖地的关于爸爸育儿的热议,使大家又把目光聚焦到了父亲这个角色和父爱这个话题上来。同学们,你们的老爸是什么类型的呢?实际生活中,你的父爱有没有缺席呢?  相似文献   
33.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懂得什么是感恩。他们在家里,不听父母的话,经常与长辈顶嘴;在学校不尊重老师,和同学比吃穿,学习不努力。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学会感恩。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不能谈得太虚,也不能限得太死,否则,很难取得应有的成效。在课后我们总能听到一些老师"永远"在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如今的孩子太不懂事"、"某某真是油盐不进"等等。不可否认,由于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学生接受的思想不再只是父母、师长那里"正统"的思想,而是更为丰富也更为复杂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必然会引起学生思维的复杂化,甚至是疑惑和混乱。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种由内到外的自我"反省"的感恩教育新模式。从而寻求到一种感恩的人本精神——它可以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使学生最终成为主体的人。  相似文献   
34.
35.
3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高校档案是教学、管理、科研活动为一体的,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学档案能够通过自身的优势对高校教育结构进行优化,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本文就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现代化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优化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现代化管理的策略,以便促进我国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为高校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7.
正马士英是南明弘光皇朝的宰辅,重用其同年友阮大铖,为时论所不容。作为魏阉余孽的阮大铖,一朝大权在握,便对讽刺他的复社成员大张挞伐,或拘捕下狱,或肆意杀害。阮氏迫害清流的罪责,后世大都推到马士英头上。据当时的一些历史资料记载,马士英对阮大铖的行为是有所限制的,没有放任阮氏恣意妄为。马士英对江南文士,并非抱敌视态度,对其中一些正直有为之士,有意加以起用。他的得力幕僚顾在观,就是江南名士。顾在观是杨龙友的家庭塾师,当马士英任凤阳总督时,龙友推荐他为马氏幕宾。据王昶《春融堂集·顾在观传》载:"在观字观生,华亭人,博览群史,于古今治乱之原,人才臧否  相似文献   
38.
正"中华民族复兴"论,就其核心概念"中华民族"与"复兴"旨趣之明确组合的思想自觉形态而言,可以说形成于民国时期,大约在20世纪10年代末和20年代早中期开始出现,九一八事变之后逐渐风行全中国。但若溯其源头,恐怕还得从清末孙中山的"振兴中华"论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谈起。前者代表排满革命党人的汉民族主义之"光复"理想;后者则预示了后来立宪党人融合中国各民族、实现共同发展的"大民族主义"(梁启超语)之国族"振兴"愿望,它们为共同孕育这一时  相似文献   
39.
中国历史上只有两次重大的政治管理制度的变革,一次是秦始皇变革,他确立了绝对的中央集权体制,另一次是辛亥革命,目标是推翻秦始皇的集权制,代之以分权与权力制衡的宪政体制。由于辛亥革命按照西方模式的改革没有取得成功,此后中国政治改革的基本主题便是对秦始皇确立的体制进行修补。修补和改革是对危机作出的回应,危机从未间断,改革因此也从未停止。  相似文献   
40.
这显然是一个中国式的故事。 素有乖巧之称的名人之子突曝丑闻,民众哗然,父亲顿成千夫所指,因为数十年来,他将原配与儿子冷落一旁,这次终于要为自己的自私背上“教子无方”的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