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五月走碛口     
丛绿  李玉祥 《中华遗产》2006,(4):106-117
在千沟万壑、草木难生的黄土高原,却因黄河及两岸山水造就出曾经商旅云集、富甲天下的碛口古镇,它在二百多年间的繁荣,带动了周边村落的兴旺。当历史在岁月中沉淀,昔日的繁华已凝结在被评为第六批“国保”的碛口古建筑群中,这才有我们五月的漫漫寻访……  相似文献   
62.
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处的淮北小城灵璧,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上处于有些尴尬的位置。长江以南的人把它看成是北方,黄河以北的人又往往把它看成南方。似乎被边缘化的灵璧人就是在这种微妙的境遇中走过了千百年。  相似文献   
63.
丹青  季全保 《中华遗产》2006,(5):146-155
拆!拆!拆!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进程中,对古建筑的拆除成为所有重视历史传承、文化延续、遗产保护的人士心中共同的痛。众所周知,古建筑是古代文明和当时生活状况的见证,是历史的“名片”、时代的“身份证”,在它们身上,承载着历史、文化乃至民族精神的无形价值。然而,各处打着种种名义进行的拆迁,将古建筑拆除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甚至灰飞烟灭,以致有人痛心地表示要将“China”译成“拆啦”。下文提到的常州拆除古建筑的风波,是当前比较典型的案例,它不但惊动了众多知名的文物保护专家,也在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会长丹青先生撰文,以期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关注,类似的悲剧永远不再上演……  相似文献   
64.
丛绿  薛源 《中华遗产》2006,(5):156-159
斗蟋蟀,可以说是华语世界一种特殊的文化娱乐活动,东南亚一些城市的斗蟋蟀大赛,能够造成万人空巷的狂热局面。所以美国的一家电视台曾经将其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形式,在《看东方》节目中予以介绍。在近年来的“蟋蟀热”中,古镇七宝成为了虫迷们的圣地……  相似文献   
65.
刘钧  东军  艺蓉  丹青 《中华遗产》2006,(6):28-31
若无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积淀,若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很难想像。长三角能够取得如今经济腾飞的奇迹。《中华遗产》杂志特派记者全程参与”穿越长三角”大型报道活动,深入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探访该地域最具代表性的遗产地.试图从遗产的历史、文化、人文等层面解读长三角崛起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66.
与人祖爷的约定。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就是再忙也不能错过给人祖爷上香进贡。即便此刻太昊陵里已是人山人海,寸步难移,也要挤进去将自己的心意送到,和人祖爷说上几句,请他老人家保佑一家老小年来的平安。  相似文献   
67.
生命之链:地球上隐形的脐带 人世是一条无尽头的路,是一部看不完的书,但源头却在这里,但它没有诉说.几万个世纪的繁衍和生息,多少重艰难曲折的演化,都变成了土地的年轮,没有丝毫的声张,于是,我们只能从无言的土地叩问一重重古老的往事.我们没有听到远古生命的呼吸,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岁月之风抽打着你,在元谋,一切都是缄默的,真实而漫长的历史往往不说话.我们面对熟悉的泥土,只能想象陌生而熟悉的身影和脚步.  相似文献   
68.
喻尘  周浩 《华夏地理》2006,(10):22-41
回首当年,那刻骨铭心的青葱岁月…… 1955年,2500多青年学生进疆; 1956年,5.2万河南移民进疆; 1958年,10万青年安置新疆…… 上世纪50年代,为了迅速改变新疆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献身边疆建设事业的各类人员,总数达百万之众。[编者按]  相似文献   
69.
艾绍强  卢现艺 《华夏地理》2006,(10):142-163
留不住土,留不住水的石漠化给贵州的生态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当地人不得不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战天斗地,但人口的增长却让脆弱的生态加速向石漠化演变。在发展与保护之间,当地人该何去何从?[编者按]  相似文献   
70.
邴哲  王轶庶 《华夏地理》2006,(12):174-181
半个世纪来,一直作为中国最隐秘的地方之一——第一座原子城,如今正在褪去它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开始走入普通游客的视野。在那片开阔的草原上,随着原子城的渐渐远去,一座新型的民用城镇拔地而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