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周馥(1837-1921),字玉山,安徽建德人,历任李鸿章的幕僚、津海关道、直隶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直隶布政使、山东巡抚、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两广总督,加陆军部尚书衔。周馥从身处基层的道台升至雄镇一方的封疆大吏,并得李鸿章的栽培和眷佑,实属幸运而荣耀。周馥勤政实干,  相似文献   
62.
1905年,北京沙滩附近的保安寺里住进了一位仪表堂堂、风度翩翩,20岁左右的男青年,他就是张榕。  相似文献   
63.
顾建平 《文史月刊》2011,(11):25-25
杜牧在秦淮河夜泊时,听到对岸酒家“商女不知亡困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究竟是泛指栽在后院的诸多花卉,还是专指某一种花呢?  相似文献   
64.
顾骧 《炎黄春秋》2005,(8):61-61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兴起了一场新的启蒙运动。这是20世纪中国第二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思想启蒙运动,上承五四运动“科学”“民主”的先声,下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这场思想启蒙运动的主潮是人的重新发现与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发现,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复兴。历史的灾难,常常以历史的进步来补偿,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空前浩劫引发全民族进入一个反思的年月。  相似文献   
65.
顾汉昌 《古今谈》2005,(2):41-42
九十八岁高龄的画坛寿星许竹楼老先生驾鹤走了,给我们留下了不尽的思念。  相似文献   
66.
本文首次刊布敦煌莫高窟北区B125窟出土的一件回鹘文《增壹阿含经》残卷,对回鹘文原文进行拉丁字母转写、汉文翻译和注释,井对残卷的翻译年代、版本和翻译方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7.
莫高窟北区出土两件回鹘文佛经残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首次刊布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B54:14《别译杂阿含经》和B59:69《佛祖历代通载》两件回鹘佛经残片,对回鹘原进行拉丁字母转写、汉翻译和注释,并对残片的翻译年代、版本和翻译方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8.
中国东部地区向中国内陆及周边国家的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而制造业的区域转移是该过程的主体。本文对中国制造业不同尺度的份额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并对二者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制造业重心基本空间格局未发生变化,但已发生明显的份额变化;第二,制造业份额变化涉及多个空间层面,并遵循随经济发展水平增长而降低的梯度原则;第三,根据2001年和2009年中国地市级尺度制造业份额变化及其影响要素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和计量研究结果,中国区域制造业份额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且仍对低成本劳动力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而交通设施改善对于制造业份额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69.
2004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地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66座为战国秦人墓葬。这批秦人墓均属中小型墓,出土器物很少但墓葬形制异常丰富,常见的秦人墓葬形制在这里皆有。以洞室墓为主,共54座,洞室为秦人独特的垂直式、平行式、直线式三种形制。  相似文献   
70.
过溪亭趣谈     
顾汉昌 《古今谈》2006,(4):63-63,11
杭州龙井村龙井寺下方百米处有一个水清树茂、景色秀丽的小山岙。山岙里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顺着山势从翠竹绿树中蜿蜒穿过,在一个稍为平坦的地段,一座古色古香的木石亭子骑溪而筑,名日过溪亭,亦称二老亭。山岙藏秀,正是这座过溪亭,记录了九百余年前苏东坡与辩才和尚之间的一段友情佳话,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