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谈志传     
注又称注释、注解、注脚等。注释有两种,即自注、他注。他注是注他人之书,自注是作者对自撰之书进行注解。史书注释称为史注,志书注释称为志注。本文侧重研究的是志书的自注问题。历史学界历来重视史注问题。关于史注问题的零散论述,历代皆有,不胜枚举。就史学专著而言,唐刘知几《史通》一书设有《补注》专章,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一书设有《史注》专章。相比较而言,方志学界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对于志注问题都关注不足。有鉴于此,有必要重提志注这个老问题,加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82.
本文总结历代及首轮新方志编修经验,认为志书语言风格可概括为“信”、“达”、“简”、“雅”四个字。即要求志文要真实可信,文辞通达,言简意赅,优美典雅。  相似文献   
83.
<正>内容创新是修志创新的核心所在,也是修志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时至当下,内容创新已经成新一轮修志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胡锦涛同志在论及如何"推进文化创新"问题时即把内容创新作为首要问题提出来。他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  相似文献   
84.
论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作为我国传统文论的一个基本思想,也为传统方志学理论的一个基本主张,受到方志学者重视,仍成为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的基本方针,成为地方志书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85.
清代既是福建修志鼎盛时期,也是福建方志理论研究走向纵深和成熟时期。彼时由于有大批学者涉足志事,既有力促进了修志事业的发展,也有力促进了方志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前代相较,清代福建方志理论界在方志编纂方法研究上有明显进步。代表人物有金鋐、林则徐。  相似文献   
86.
古往今来.在志书命名问题上就一直存在着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尤其是新一轮修志开展以来.续修志书命名问题更是明显地凸现出来.其中有的问题甚至还很难解决。为了促进对志书命名问题的研究.拙文试就志书命名规则和方式两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教于方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7.
本文首次对中国近代志界爱国思想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初步探究。文章认为我国志界爱国思想源远流长,其中近代志界爱国思想最为浓烈和出色,甚至可以说,近代志界的爱国思想就是我国方志思想史上最为耀眼的一页。近代志界的爱国思想主要体现于三个领域,即综合志编修领域、乡土志编修领域和世界志编修领域。文章还认为,近代志界爱国思想是先辈留给后人的一份厚重文化遗产。对这样一份文化遗产,我们应进行科学扬弃,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8.
谈志文谋篇     
谋篇是指对文章框架的构想,是写作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志书是一方的百科全书,内容浩繁,如果不通过一定的结构谋篇,将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势必成为一盘散沙。志文谋篇必须遵循谋篇原则,做到总体把握,合理处理各要素,这样才能将志文谋篇科学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89.
从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尤其是从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广大方志工作者也和全国人民一样,都在认真学习和努力实践。中国思想理论战线上的这种新形势已经大大促进和必将继续促进方志思想的不断更新。根据笔者对当前方志思想理论界的宏观扫描,以为现阶段中国方志思想变革的基本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诸个转化匕。  相似文献   
90.
<正>2001年第三季度初,笔者在完成拙书《方志学基础教程》(该书由天马图书有限公司于2001年10月出版)的撰写任务之后,便开始撰写《方志编纂学基础教程》(简称《教程》)一书。至2001年底,拙稿《教程》的草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