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河南古代一批铁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地处中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河南古代冶铁业,尤其是封建社会前期(汉魏以前)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研究河南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古代冶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统计,在河南境内,已发现与古代冶铁有关的遗址(包括冶炼、铸造、采矿遗址),从战国到明清63处。这些遗址有些进行了发掘,并进行了分析研究,有些只进行了调查。在河南出土的铁器中,断代准确的370件战国至汉魏的铁器已进行了分析研究。尤其是对登封阳城、新郑仓城战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河南鲁山望城岗,台铁遗址出土和采集的冶铁遗物的综合分析,证明该遗址是个集冶炼、铸造和炼钢为一体的大型工场,持续时间较长,具体工艺表现为采用选好的褐铁矿在高炉中炼出生铁,然后铸成器物,存在脱碳制钢的处理工艺,并且在冶炼时可能使用了煤炭作为燃料。  相似文献   
13.
陈建立(以下简称陈):自1995年跟随您做冶金史研究以来,深切感受到您除在冶金史研究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之外,还有其他多方面的才能,请介绍您的家学传统与求学历程吧,另外又是怎样开始冶金史研究的呢?  相似文献   
14.
广西花山岩画颜料及其褪色病害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自然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下,花山岩画颜料褪色脱落。为了治理岩画颜料褪色病害,应用偏光显微镜分析、电子探针面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系统研究了花山岩画的颜料及其粘合剂成分。结果表明,铁红是花山岩画红色颜料中的基本显色成分,但红色颜料中存在朱砂。颜料粘合剂属植物性的,岩画作成后其中的植物性粘合剂在老化分解过程中分泌出有机酸,其中的草酸与立壁岩石中的钙质发生反应,形成一层水草酸钙。依据现状调查与采访结果,提出了岩画颜料褪色病害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铜器表面镀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中国古代青铜器表面镀锡技术,利用矿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北方青铜文化地区、古代巴蜀地区与古滇地区出土的春秋战国至西汉初(公元前5~前2世纪)47件青铜器表而镀锡层进行观察、成分及结构分析.结果显示,青铜器表而存在厚度不等的镀锡层,具有铸态组织,有明显热镀迹象.镀锡层成分为高锡的铜锡合金,主要物相组成有金属间化合物Cu41Sn11等铜锡合金相和SnO2.结合实验室模拟热镀锡实验,初步认为古代青铜器表而镀锡层是采用热镀锡方法形成的,工艺可以有热浸、热涂等多种.通过比较宁夏固原、四川巴蜀地区和云南青铜器表面镀锡层的厚度、组织和结构,发现三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表明在镀锡工艺上可能有所不同,还从工艺角度对古代镀锡技术在中国的起始应用和传播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铁器的金相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被评为“95’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是目前已发现的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汉代陵墓。经初步研究,墓主人可能为西汉时的第三代楚王刘戊(前175~前154年),距今已有2170年。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金属器物极为丰富,尤其是兵器出土的数量多、品种全,实用工具(如凿)形制、尺寸各异,种类齐全,还有铜镜、铜印章及铜钱等,可以代表汉初金属制作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通过对这些器物的成分、金相组织与制作技术的研究,探讨汉代冶金  相似文献   
17.
汉诸侯王陵墓出土铁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永城保安山西汉梁王墓等7座汉王陵出土铁器的种类、材质、制作技术及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汉代钢铁技术的发展状况、技术特征等问题。狮子山楚王陵5件炒钢制品的发现表明西汉早期(公元前2世纪中叶)已经发明了炒钢技术,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块炼铁、块炼渗碳钢、生铁、铸铁退火、铸铁脱碳钢、炒钢、局部淬火、冷加工等多种钢铁冶炼和热处理工艺在西汉王陵出土铁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表明西汉时期钢铁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当时工匠对钢铁性能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古代砷铜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总结有关古代砷铜研究的献资料,回顾了人类使用砷铜的历史,汇集了学们对砷铜组织和性能的测试结果以及模拟古代实验条件冶炼砷铜的实验方法和结论,并简要介绍了我国近年来考古发现的早期砷铜器物,提出了我国砷铜技术来源的问题,以期引起中外考古学、冶金史专家的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到2000年,周原考古队在陕西扶风县云塘村西南、齐镇村西北发掘了西周夯土建筑基址9座,其中在F4南侧庭院内、叠压在活动面之上的黑土层中,出土共计约20块铜器碎片.这些铜器碎片大小厚薄不一,其中四块表面饰有纹饰或铭文.  相似文献   
20.
广西花山岩画风化产物微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山岩画在中国南方系岩画群中规模最大、图像最多、场面最为壮观,是南方系岩画的代表之一,对研究古代壮族文化及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采用EPMA定量分析方法、SEM-EDX分析了岩画风化产物的化学成分,采用SEM方法研究了风化产物的微观形态特征,结合分析数据讨论了岩画各种风化病害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花山岩画风化病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