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0篇
  67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91.
定军茗眉     
“转过关峡崖,茶香扑面来。巴山茶乡美,云遮雾又盖。定军茗眉茶,扬名海内外。”  相似文献   
592.
现代意义的中国学术的许多基本学科,如果寻其形成的根源,大多数皆可追溯到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学术发展史中,获得如此新机遇,其基本动因有三:一是传统学术学科已经不能够适应民族的与时俱进的需求;二是西方学术学科已经跟在船坚炮利的武力后炫耀在中华大地上;三是民族有志之士决心探求新知识。于是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和内涵出现,中国人总算开始新的学术历程。  相似文献   
593.
70多年前,在塞纳河畔与敦煌文物的一次偶然邂逅,彻底改变了来自西子湖畔的青年画家常书鸿的生命轨迹。为了心中那份召唤,他放弃了繁华优越的巴黎生活,来到黄沙漫天的莫高窟,更将此后60年的荣辱沉浮和恩爱情怨都留在了大漠深处的敦煌石窟中。 因为出生于敦煌而被父母取名为“嘉煌”——在57岁的常嘉煌看来,这也是命中注定的他和敦煌的一份解不开的缘,由此他才会放弃在日本的多年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又回归了敦煌。  相似文献   
594.
1968年我奉命担任国务院第六机械工业部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以后,自觉不自觉地和“四人帮”中的两个成员——王洪文、张春桥打了一场“官司”,从而惊动了毛主席、周总理、李先念副总理以及中央政治局若干领导同志,后来搞成了一桩冤案。若干年后又由胡耀邦总书记亲自批示平反,这段经历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595.
我叫代必芬,是湖南省慈利县零阳镇卫生院的一名普通护士。 5月12日是护士节,在县卫生局的统一安排下,我和13名来自不同乡镇卫生院的姐妹到成都参加“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培训学习,由此亲历了强烈而惨痛的汶川大地震。  相似文献   
596.
钟书林 《文博》2008,(6):36-40
上博简楚竹书<诗论>的出土,刷新了以往的<诗经>研究,其中要数马承源先生提出的"邦风"避讳说影响最大.马先生认为,<邦风>才是<诗经>十五<国风>的初名,汉代因为避刘邦讳才改成现名.针对这一说法,文章从研究汉代避讳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出土的汉代文献,对照今本<诗经>,最后得出结论认为马先生的说法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97.
穿越时空隧道,我们停留在公元1409年的漠北原野,眼前仿佛看到:硝烟弥漫,旌旗猎猎,战马嘶鸣,号角声声,一场战争正在激烈地进行。一方是明成祖朱棣挂帅的骁将勇士,另一方是元顺帝为首的元朝部队,经过先后五次殊死较量,最后,明王朝以胜利而告捷,元顺帝以失败而告终。这场战争中,一位年轻将士为胜利方立下了赫赫战功。  相似文献   
598.
从1953年到1974年,毛泽东主席曾多次来武汉。本刊特遴选10篇“亲历、亲见、亲闻”的回忆文章,这些文章既辑录了王任重、陈再道等领导和毛主席在一起工作的亲身经历.还收录了夏菊花、陈爱娥等劳模见到毛主席的真实回忆。谨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相似文献   
599.
周玉太:过去整个汉口只有几家做面包的西点店。第一个是“惠利”,在麟趾路,第二个是“普益”.在一元路的那个口子上,那时候这两家面包店是蛮有名的。  相似文献   
600.
2013年1月20日,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艺原第一副院长、著名话剧演员于是之先生因病辞世,享年86岁。本刊采访了于老的多年好友,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艺原副院长、著名导演、演员苏民先生。虽然87岁的苏老因身体原因未能亲自出席告别仪式,但他让儿子濮存听代向于是之夫人李曼宜致哀。采访中,痛失老友的苏先生不仅讲述了于是之对北京人艺和中国话剧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